说到汉朝的草书,不能不提到《急就篇》,传说是西汉元帝时代(前48—前33)的史游所作。我们现在见到的章草《急就篇》,底本经过千年的展转传摹,已失原貌。20世纪90年代江苏东海县发掘了一座西汉后期古墓,出土了草书《神乌傅(赋)》,书写年代与史游相近,也许《神乌傅(赋)》的体式近乎《急就篇》草书的最初面貌。汉晋时期,草书是俗写体,用于起草文书,写簿籍,写信件。由《神乌傅(赋)》知道,草书还可用来抄写文章。汉简上,官员写在文书上的批答,也用草书。简单的批复仅在公文末尾用草书写个“诺’字,叫“画诺”。唐宋用草书签名的“花押”之类,就是由“画诺”衍生而来。刻入印章的“花押”称为“押印”,是宋元盛行的一种印章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