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是一个书法的盛世,在中国书法史上没有任何一个时代的书法练习者有如此之多,但是正是由于人数的众多,加之中国文化史上的几次变革,书法的技法传承与民众和读书人对于书法的认知产生了许多变化。这些变化体现在对于书法的认知,其底层逻辑是美学教育的缺失和大众人文素养的下降。其实在学习书法方面,在古人的认知当中,并没有今天人们认知当中的这些误区,产生这些误区的原因是人文素养的缺失和我们的教育中对于书法文化概念的输入不够。当代人对于书法的认知误区一般有下面四个方面:第一:搞不清“规范字”跟“书法”的区别在很多人的认知当中,只要你的书法写得整齐、规矩,横平竖直,排列整齐便是好书法,而只要你一写“草书”,一旦超出普通人的审美范畴,就很容易被定义为“丑书”。甚至有一些人认为草书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性,人们都看不懂,为啥要存在?《中国书法:个练习》其实任何一门艺术都有着“市井流行”和“精英艺术”两个层面,这种认知会随着你的学习而不断提升,假如你始终不读书、不学习、不临帖,那么审美层次也不会有所提高。只能欣赏“规范字”的人,好比站在一座山的脚下,而真正的学人可能站在山顶,两处所见到的风景是截然不同的,站在山脚下的人是难以领会到山顶的风景的。《中国书法:个练习》第二:将“楷书”作为书法的基础这个“误区”是解释也没用,因为不懂的人始终听不进去,懂得人也不用解释。我们只说结论,书法的基础是“以笔法为核心的一系列的书写技巧”,而并非单单指楷书。汉朝的隶书、草书都比楷书出现地早,说“说楷书是书法的基础”,是对于书法史没有基本的认知。《书法》第三:对“丑书”认知的不清楚很多人对于自己看不懂的字称之为“丑书”,固然,当代有很多江湖书法家故意将书法写得极丑无比,里面也有一些真正的高手,比如曾翔,曾翔绝对是当代一流的书法大家,当然,这并不是说他的“吼书”,只不过很多人看不懂他早年书法中的内核以及表达。按照当代人丑俊的认知来看,古代也有一些写“丑书”的大家,你去看看《祭侄文稿》、去看看《古诗四帖》、去看看杨维桢、徐文长的字,你没有学过草书,欣赏不了时很正常的,但是盲目将其归咎为丑书,就是一种虚妄了。《书法》当代书法理论界的大师级人物,央美的书法教授、博士生导师邱振中先生,曾耗时30多年,遍览历代书法史,将中国书法的理论体系整理成为了《书法》一书,皇皇30余万字,能回答你所有的书法疑惑。这部书会教你认知书法史上不同书体的流变、不同书法家的艺术风格形成、书法作品的内涵和表达等等方面,当你将这部书读懂之后,完全能颠覆你对于书法的固有认识,让你真正能从正统上认知书法。《书法》除此之外,在书法技法方面,邱教授总结了千余家名家法帖,将其中的技法整理成了《中国书法:个练习》,当你按照这个训练进行几个月,你就能基本掌握古人的书写技巧,并且持之以恒练习,便能在技法上不走弯路。邱教授在签名如今,这两本书尚有邱教授少量签名版,请大家擦亮眼睛,此书仅在“三余书社”出售。其余店铺廉价的书籍,质量不敢保证。欲购此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