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尿,是人每天要做的事情,如今却灼痛万分,还伴随着尿黄尿臭,极大地影响生活和工作。在中医理论中,尿路感染被称为“淋证”,通常认为是由湿热、热毒内蕴于膀胱引起的。尿路感染,其病位在膀胱,但与肾、脾、肝等脏腑密切相关。
中医认为,湿热下注蕴于膀胱,水道不利,故尿频尿急、溺时涩痛、淋沥不畅,甚则癃闭不通;湿热蕴蒸,故尿色浑赤;湿热郁遏,气机不畅,则少腹急满;津液不布,则口燥咽干。舌红苔黄脉数等。
可以参考一个古方——八正合剂,源于宋朝《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八正散,为清热祛湿剂,清热,利尿,通淋。用于湿热下注,小便短赤,淋沥涩痛,口燥咽干。
八正合剂适用于膀胱湿热引起的小便短赤(小便颜色深、量少)、淋沥涩痛(排尿不顺畅,有疼痛感)、口燥咽干等症状。对于泌尿系统感染、尿路结石等疾病,只要有膀胱湿热的症状,使用八正合剂都有较好的疗效。
方中川木通苦寒,清心火,利湿热,通经脉而利尿通淋;炒车前子甘寒,清热利尿通淋,两药针对湿热下注膀胱之病机,清热利尿通淋力强,共为君药;萹蓄、瞿麦苦寒,滑石甘寒,均能清热利尿通淋,三药相须为用,共助君药清利通淋之力,为臣药。
大黄苦寒,既泻热通肠、化瘀止痛,又兼清利湿热;栀子苦寒,既清热泻火凉血,又利尿;灯心草甘淡微寒,能清热利尿通淋,三药同用,既助君臣药利尿通淋,又通便化瘀止痛,为佐药;甘草和药缓急、清热解毒,为使药。
诸药配伍,苦寒清泄通利,共奏清热、利尿、通淋之功。故善治湿热下注所致的热淋涩痛等。
如果你有什么与疾病防治或健康养生相关的问题想要了解,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或后台私信哦。
?本文仅作知识分享,不构成对任何药物或治疗的推荐和推广,不能代替专业医生的医疗建议。如有诊疗需要,请咨询和联系正规医疗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