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草,这一广为人知的中药材,在日常使用中多以泡水或煎煮的方式呈现。那么,这种草药究竟拥有哪些令人称奇的功效与作用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探索金钱草的奥秘。金钱草,这一草药名,在《祝穆试效方》中被称为遍地香,而在《救荒野谱》中则被称作地钱几。它还拥有多个别名,如钹儿草、连钱草、铜钱草等,甚至在《本草求取》中被称为金钱艾。这种草药不仅别名繁多,而且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草药典籍中,如《植物名实图考》、《分类草药性》等。其药用部位为唇形科植物活血丹的全草或带根全草,通常在4~5月进行采收,并经过晒干处理。这种草药不仅名称繁多,更蕴含着丰富的药用价值。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茎相对较短。茎细且带有四棱,或上升或直立生长,通常为单一茎干,基部呈现紫色,并被细毛覆盖。叶片以对生方式排列,叶柄较长;叶片形状多样,可能为肾状心形、圆状心形或心形,尺寸可达5厘米,宽度与长度相近,先端部分钝或稍尖,边缘有圆齿,同样被细毛覆盖,叶片下部则散布着透明腺点。花朵腋生,通常有2至数朵,呈现淡紫色;萼筒状,被刺毛,具有5个齿,先端部分芒状尖突;花冠为筒状漏斗形,长度约在8~25毫米之间,花冠管较狭长,通常是萼筒的2~3倍长,外部同样被细毛覆盖,先端部分形成2唇形,喉部明显膨大,上唇较为平坦,而下唇则分为3裂。植物拥有4个雄蕊,其中2个较强壮,花丝顶端呈现二歧状态;子房4裂,柱头也为2歧。小坚果呈长圆形,表面光滑。这种植物的花期主要集中在5月,而果期则延至6月。
性味
苦辛,凉。
注意事项
根据《福建民间草药》记载,对于阴疽诸毒和脾虚泄泻的患者,应避免捣汁生服。
功能与主治
这种植物具有清热、利尿、镇咳、消肿和解毒的功效。临床上,它常用于治疗黄疸、水肿、膀胱结石、疟疾、肺痈、咳嗽、吐血、淋浊、带下、风湿痹痛、小儿疳积、惊痫、痈肿、疮癣和湿疹等病症。
用法与用量
内服时,通常煎汤服用,用量为3~5钱(鲜品则为~2两),或可浸酒、捣汁。外用时,可直接捣敷或绞汁涂抹。
此外,不同地区的“金钱草”药用植物可能有所不同。除本种外,还有报春花科过路黄(详见“大金钱草”条)、旋花科马蹄金(详见“小金钱草”条)、伞形科白毛天胡荽和天胡荽(详见“江西金钱草”条)以及豆科金钱草(详见“广东金钱草”条)等。金钱草,这一味苦辛、凉性的草药,拥有多种显著的功效与作用。它不仅能清热利尿,还能利湿退黄,止咳化痰,消肿解毒,以及舒筋活络和通淋消石。在临床上,金钱草常被用于治疗黄疸、水肿、膀胱结石等病症,同时还能缓解咳嗽痰黄、小便短赤等症状。此外,对于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等筋骨疼痛问题,金钱草同样显示出其卓越的治疗效果。
验方精选
治疗黄疸和臌胀:使用连钱草7至8钱,搭配白茅根和车前草各4至5钱,以及荷包草5钱,共同煎煮后服用。应对肾炎水肿:采用连钱草和萹蓄草各两,再加上荠菜花5钱,煎煮后服用。促进小便排出,治疗膀胱结石:结合连钱草、龙须草和车前草各5钱,一同煎煮后服用。治疗疟疾:有两种方法,一是疟发前将连钱草7叶制成丸状塞入鼻中;二是使用连钱草两5钱至3两,水煎后分两次服用,每日一剂,连续服用三天。改善伤风咳嗽:取鲜连钱草5至8钱(干品3至5钱),洗净后加入冰糖半两,酌加开水炖煮一小时,每日服用两次。缓解胎咳和子肿:使用团经药、尖惊药、大苋菜和花蝴蝶各3至5钱,与肉类或鸡肉一同炖煮后食用。调节月经不调和小腹胀满:将团经药、对叶莲各3钱,大叶艾2钱一同泡酒后食用。治疗风湿性关节炎:使用团经药捶绒后炒热,再外敷于患处。处理疮疥、腮腺炎和皮肤撞伤青肿:将鲜连钱草捣烂后外敷于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