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牯牛,亦被称为砂挼子、倒行狗子、睡虫、沙谷牛、沙牛、蚁狮、金沙牛、地拱或沙猫,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它属于清热药类别,其药用部位为蛟蜻蛉科昆虫蛟蜻蛉的幼虫。这种幼虫全年均可捕捉,捕捉后需晾干以备后用。在河北、山西、陕西、四川等地,人们常采用中华东蚁蛉入药,其效用与黄足蚁蛉相同。地牯牛主要分布在华南地区以及台湾和四川等地。它具有辛、咸的味道,性质平和,且有一定毒性,主要归入肝经。地牯牛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砂淋、疟疾、疟母、腹腔症块、瘰疬结核、阴疽久溃不敛等病症,同时,现代医学也证明其可用于肾结石的治疗。①《生草药性备要》记载,地牯牛能治疗瘰疬,促进其初起消散,并能破烂拔毒,促进伤口愈合。②《本草求原》中提到,地牯牛能通窍利水,治疗淋病,建议炒研后与白糖汤一同服用。③《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指出,地牯牛具有退疮管的功效。④《陆川本草》记载,地牯牛可用于治疗小儿风痰、痉挛、砂淋,并可外敷治疗疔疮。⑤《四川中药志》进一步指出,地牯牛还能治疗瘴块、疟母、大便闭结不通,并能帮助退竹木刺及铁沙入肉。
建议研末内服,用量为.5-5g(或3-0只)。外用时,适量捣敷或研末撒布即可。
目前尚不完全明确,使用时请慎重并遵循医嘱。
(此处可接续列出与地牯牛相关的配伍选方,以满足不同需求)①治疗疟疾:取地枯牛十一个,兑入酒中吞服,在发疟疾前的半小时服用一次。对于慢性疟疾,需连续服用一星期。②治疗小儿疟疾:使用七个地枯牛,炒香后研末,用开水吞服。③治疗疔毒:取七个地枯牛,其中六个捣成绒状敷在疔毒顶部,另一个不捣直接放在疔毒上,用布包好。④治疗瘰疬破烂:将沙谷牛与硼砂、冰片少许混合,捶烂后敷在疮口上,再用膏药覆盖。⑤治疗竹木刺及铁沙入肉:将地枯牛与南瓜瓤混合,敷在患处。⑥治疗登革热病:方法与治疗疟疾相同,但在发登革热病前三十分钟服用一次。对于慢性登革热病,需连续服用一星期。⑦治疗小孩登革热病:使用七个地枯牛,炒香后研末,用沸水吞服。同时,治疗疔毒的方法也列出了。⑧治疗瘰疬破旧:将沙谷牛与硼砂、樟脑少许混合,捶烂后敷在疮口上,用药膏覆盖。⑨治疗肾结石:使用金钱草50克、鸡内金30克、桔核5克、冬葵子30克、地牯牛0克、海金沙30克(布包)、滑石20克、海浮石20克、扁蓄5克、瞿麦5克、石伟30克和前仁5克。将这些草药煎煮后服用,一日一剂,一日服用一次,连续服用五天。对于小便疼痛带血的患者,可加入白茅根30克。此方已治愈众多患者,且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