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下,碧波中,价值余万元的海草幼苗在山东荣成天鹅湖移植入水。日前,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检察院办理的一起非法捕捞水产品公益诉讼案件进行到实际执行环节,破坏海洋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被告人将应当承担的海洋生态资源修复责任全部落实到位。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的主题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荣成市检察院以实际行动助力海洋生态环境修复,唤起公众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意识,还海洋以美丽。
时间回到年5月,张某等10人违反山东省海洋伏季休渔制度,在禁渔期内非法捕捞良鱼、刀鱼等1万余公斤,价值约人民币29.38万元。后经专家鉴定,张某等人的非法捕捞行为严重损害海洋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需承担海洋生态环境修复费用余万元。
在案件办理过程中,荣成市检察院赴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农业大学、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实地考察发现,海草种植对比传统增殖放流具有更长期稳定性的生态服务价值和渔业价值。荣成海洋渔业资源品种丰富,同时又是大天鹅的越冬栖息地,海草可以为多种海洋生物提供天然食物,对海洋生态系统意义重大。
为进一步论证海草种植修复海洋生态环境的可行性,荣成市检察院先以线上形式组织召开了“海草床生态修复项目”专家咨询会听取专家意见,后又召开公开听证会,邀请人民监督员及海洋发展局的特邀检察官助理作为听证员,对张某等人采用鳗草种植的方式修复海洋渔业资源进行公开听证。最终,确定以生态环境损害价值余万为基数计算鳗草种植数量,采用植株移植方法进行海草床修复。
年4月18日,荣成市人民法院作出判决,支持了荣成市检察院关于张某等10人采用增殖放流或海草种植的方法进行海洋渔业资源修复,并在主流媒体上向社会公开赔礼道歉的诉讼请求。10名破坏海洋渔业资源的被告人后续与鳗草种植试点单位荣成马山集团签订了在荣成市天鹅湖进行鳗草种植的委托协议。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保护好海洋环境对于促进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构建人海和谐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以检察元素、荣成特色促进涉海领域生态环境保护,荣成市检察院在海洋生态环境修复环节创新引入海草种植的修复方式,新意背后蕴藏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