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3今天(10日)举行的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开幕式上,首先公布了年度中华文物新媒体传播精品推介项目、第五届最美文物安全守护人名单。同时签署了东坡行旅——中国文物主题游径创建协同推进工作协议。此外,作为此次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重磅活动,成都博物馆建馆以来规格最高的一次展览“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特展也正式和观众见面。记者赵晴:今天带大家一起穿越古今,看一场高规格的汉字展览。(我)现在就在成都博物馆“汉字中国”展览上,参展的余件展品来自全国40余家文博单位,共同展现汉字在中华文明传承中的重要作用。本次展览以“源”“远”“流”“长”四个字为中心,用青铜器、书法作品、碑拓等类型多样的文物,勾勒出汉字清晰的发展脉络,其中一级文物约70件,珍贵文物90%以上。在特展序厅,一件余年前的贾湖刻符龟甲,为理解汉字起源提供了实物资料。成都博物馆讲解员于政之:这一件(龟甲)是我们目前中国所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刻划符号,在贾湖遗址所出土的。中部偏下的位置有一个像眼睛一样的造型,它的瞳孔偏下,仿佛是在向下看的,这可能就是我们目字最早的一种写法了。此外,展览还向观众呈现了从刻划符号到成体系文字的飞跃,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伴随着书写方式与书写材料的变化,汉字也在一次次的字体演变中逐渐成为今人熟悉的模样。成都博物馆讲解员于政之:可能大家最感兴趣的还是我们面前所看到的赵孟頫所临摹的《兰亭序》,那《兰亭序》大家都很熟悉,它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并且在保留和继承它们的书写风格之上,又融入了自己儒雅亲和的笔风,所以在我们这里面能看到赵孟頫这一件临摹作品,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展览将持续三个月,感兴趣的观众可前往成都博物馆预约免费参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