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安全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jzpj/“流水不腐”原理在泌尿系感染治疗中的应用
北京中医药大学彭建中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这句古语,源自《吕氏春秋·尽数》,意为不断流动的水不易腐败,而静止的水则容易滋生微生物。这一原理同样适用于中医治疗泌尿系感染。
泌尿系感染是临床上常见的难题,其特点是反复发作,难以根治。西医常采用抗生素治疗,但往往只能控制症状,无法彻底清除病原。中医在治疗泌尿系感染时,也面临着类似的困境。尽管中医尝试使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方法,但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问题的关键在于,泌尿系感染的发生与泌尿系的积水、梗阻或排泄不畅密切相关。因此,要彻底解决泌尿系感染问题,就必须清除泌尿系的积水,恢复尿液的顺畅排泄。通过疏风胜湿、宣肺利水、导上通下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地清除泌尿系局部积水,改善细菌等病原微生物的繁殖环境。即使积水未能完全清除,这种治疗方法也能显著提高泌尿系感染的治疗效果。
通过这一思路,我们成功地拟定了一系列针对泌尿系感染的治疗方案,并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的疗效。这些方案不仅解决了泌尿系感染的难题,也为中医治疗其他类型的感染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病例一:一位73岁的女性患者,因双肾盂双输尿管先天畸形导致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已达30年之久。在发作时,她曾尝试使用西药抗生素进行治疗,但遗憾的是,一旦停药,感染便会再次卷土重来。近年来,她每月都会发作2-3次,每次发作时都伴随着尿急、尿频、尿热和尿痛的症状,痛苦不堪。年4月,患者首次就诊,采用疏风胜湿、凉血化瘀、清热解毒、宣肺利水以及益气壮元的综合治疗方法,通过大剂量的复方药物进行治疗。服药后,患者的泌尿系感染迅速得到控制,相关症状全部消失。随后,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了数月的随证调理与巩固治疗。
年,患者因其他疾病再次前来就医,她告诉医生,自从年接受治疗后,她的泌尿系感染再也没有复发过。病例二:渠××,男性,54岁。年,患者被诊断为肾结核并伴有肾盂积水。经过连续的尿检,发现尿液中存在大量抗酸杆菌。西医采用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等药物进行联合治疗,然而,患者的尿液中抗酸杆菌的数量始终居高不下。年1月,患者转而寻求中医药治疗。针对其明显的肾盂积水症状,我们采用了凉血化瘀、疏风胜湿、宣肺利水的中医治疗方法。经过为期一个月的中医药治疗后,患者进行了尿液镜检复查,结果显示抗酸杆菌已完全消失。为了确保结果的准确性,我们继续给予中医药治疗,并在一个月后再次进行复查,依然未发现抗酸杆菌。这一结果令化验师感到十分惊讶,因为通常在尿检中观察到大量抗酸杆菌的情况较为罕见。每次化验时,化验师都会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抗酸杆菌的镜下形态。因此,中医药治疗后抗酸杆菌的突然消失无疑给化验师带来了极大的惊喜。病例三,王**,32岁,男性。因双肾先天畸形于年接受双肾盂造漏手术,术后留置插管并使用大剂量抗生素治疗,但引发白色念珠菌感染,尿液呈现米汤状。经过两年多的西医治疗,感染仍未得到有效控制。B超检查结果显示双肾盂大量积水,同时肾功能受损,肌酐水平升高至。
患者于年4月11日转诊至北京。由于白色念珠菌感染在中医治疗体系中缺乏明确的先例,中医医师根据患者自述的尿液浑浊症状,辨证其为湿热下注。考虑到患者体内存在大量肾盂积水且肌酐升高,毒素无法排除,治疗策略确定为先宣肺利水,促进体内水液代谢,从而控制感染。
初诊时,医师开具的中药处方如下:荆芥炭15克,荆芥6克,防风15克,白芷6克,独活6克,生地榆10克,赤芍10克,丹参10克,茜草10克,葶苈子30克,冬瓜皮30克,茯苓皮30克,蛇舌草30克,红藤30克,公英30克,金银花10克,连翘10克,车前子30克(布包),石韦10克,瞿麦10克,萹蓄10克,焦三仙各30克,灶心土30克,生黄芪30克。30剂中药水煎后服用。患者需忌食豆类及其制品、辛辣海鲜及高蛋白食物,并增加饮水量,以促进排泄。患者携带药物返回原籍。一个月后,患者通过电子邮件向我反馈治疗情况:
“彭教授,您好。自从4月份开始服用您的中药以来,我感受到了显著的变化。您可能还记得,我曾详细描述过我的治疗历程:由于双侧输尿管狭窄手术失败,引发了严重的感染,导致双肾严重受损。我遭受白色念珠菌感染已有两年多,期间戴了三年双侧输尿管支架管,并进行了多次造瘘手术,目前右侧仍需造瘘。今年3月份,由于感染再次加重,肾脏积水严重,肌酐值升至,我前往北京接受了一个月的治疗。在出院前,我有幸找到了您并获得了中药处方。服用近一个月后,我惊喜地发现白色念珠菌感染已被治愈,同时肌酐值也已降至正常范围。”
小结:这三例病例虽然都属于感染范畴,但病原各异,分别是细菌感染、结核菌感染和白色念珠菌感染。针对这三种感染,西医通常有相应的特效药物进行治疗。然而,在这三个病例的治疗过程中,西医的疗效并不理想。这主要是因为西医的治疗策略主要依赖于针对特定病原的抗感染药物,而忽视了病原微生物滋生环境的清除。因此,尽管药物可以暂时杀灭一部分病原微生物,但新的病原微生物会迅速繁殖,导致感染无法彻底治愈。
相比之下,中药虽然缺乏具有特异抗感染作用的药物成分,但通过中医理论的指导,中药复方能够着眼于清除病原微生物的滋生环境。这就像是将一潭死水变为流动的活水,使得病原微生物难以在其中存留和繁殖,从而有效地控制了感染。这种治疗方法体现了“流水不腐”的原理,使得中药在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彭建中,一位在北京中医药大学担任教授及博士生导师的退休专家,目前不仅担任着北京市第四批、全国第五批师承工作的指导老师,还是赵绍琴名家研究室的负责人。他更是国家级彭建中传承工作室的指导老师,凭借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中医领域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