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华国 http://pf.39.net/bdfzj/131210/4305597.html诗词赏花:
两岸西风拂蓼花,
轻红缕粟蘸晴沙。秋怀清绝秋江晚,
自绾花枝系客槎。——李孙宸《蓼花》
基本信息:
蓼(学名
olygonum)是蓼科的一年生草本植物。蓼科中部分植物的泛称[knot-weed]。叶味辛,可用以调味。最普通的如酸模叶蓼、水蓼、荭草等。大多生长在水边,有何首乌、水蓼、红蓼、扛板归等。全草可以入药,而叶或茎则可拿来作染料使用,但其作为靛青染料之原料实为是相当浅的蓝色,故往往再经由不同的提炼技术变化出多样染法。我国各地均产。
形态特征:
节常膨大。托叶鞘状,抱茎。蓼的叶子为披针形,花小,白色或浅红色,穗状花序或头状花序。
植物价值:
年,俄罗斯奥尔登堡大学的生物学家梅格列特在研究一种叫蓼的一年生草本植物时,意外地发现蓼的叶子中含有异常高的锌、铅、镉等金属。这是否表明蓼有从土壤中吸收这些金属的"嗜好呢"?于是他带着这个疑问,在一些被锌、铅、镉之类金属污染过的土地上种了大量的蓼。这些蓼长得非常茂盛,叶子又大又厚,结果在1公顷的土地上,一个季节就收获了大量的蓼。梅格列特将蓼草放入℃的炉子里烧,草化为灰烬,结果从中得到了1.3千克镉、23千克铅、千克锌。
德国奥尔登大学的一个试验小组已在一处废金属堆放场引种俄罗斯大蓼获得成功。该试验小组已从德国各地尤其是环保组织接到了大量订单,同时还为推广这项研究成果专门成立了一家商业性公司。它的业务活动已引起德国*事部门的很大兴趣,因为历史上的各种*事演习场包括二战时期用作化学武器仓库的地方都有待改造,消除污染,公司方面业已应约在那些地方种下了大蓼,以净化环境,回收有害金属。
分布范围:
该类群在中国的分布具有一定规律。在水平分布上,物种数目由东北到西南呈逐渐增加的趋势,有6个高密度的分布区,集中沿横断山脉秦巴山脉分布。除首乌属全国广泛分布外,其他各属或组均有其主要的分布区域。在垂直分布上,整个蓼族植物几乎都分布在海拔m以下。在海拔~m,蓼族植物广泛分布,冰岛蓼属、拳参组、头状蓼组一年生型和神血宁组植物主要分布在海拔m以上扁蓄组、春蓼组、刺蓼组、首乌属、虎杖属、金线草属和荞麦属主要分布在海拔m以下。
植物文化:
民间关于蓼有这样的故事,一位姓铁的官员,要去远方工作,临别之时,他文人朋友来相送。现场只有一位武官,大家打算为难这位武官,于是提出每人即兴作一首诗,赠给这位朋友。终于轮到武官了,大家都等着他出丑。只听武官开口:“你也作诗送老铁,我也作诗送老铁。”这两句诗太俗了,文人们暗自得意,正想着怎么嘲笑他时,武官的后两句诗,却令他们震惊。“江南江北蓼花红,都是离人眼中血。”这首诗虽然朴实,其中的意境却非常符合送别的情绪。
拍摄地点:
年10月29日,拍摄于王仙岭旅游区。
按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