萹蓄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中医用药在精而不在多
TUhjnbcbe - 2023/10/26 17:21:00
全国治白癜风最好医院 http://www.zbxusheng.com/

用药不在多而在精,量不在大而在恰中病机,要抓主证。你看,最近有人拿一张方子给我看,居然开了70多种中药,神乎其神,仔细研究,配伍乱七八糟,那种方子我们叫“驴马方”,驴马吃了都受不了,何况是人?要警惕这些“大方派”。

兵书云:“将在谋而不在勇,兵在精而不在多”。这个道理对于医生用药来说也颇有参考价值。

医生治病也要像善战者那样,先作周密的调查研究,对病情了如指掌,然后运筹再三,巧立方头,用少而精的药物,猛攻病敌之要端。

但在实际当中并不都是这样,特别是有些刚刚入门的中医,开方用药,总喜欢旁征博引,热衷于大杂方,希图“毕其功于一役”。当遇到病情比较复杂的患者时,一听主述,就从内到外、从头到脚地进行“查询”,看体征似乎亦虚亦实,辨证候好象有凉有热,用之补则惧其补之益实,用之泻则防其泻之益虚,凉药畏其不受,热药怯其非宜,于是乎便来了个四面围攻,八方出击,寒热温平一起加,温清消补全盘掇,什么升降浮沉,辛甘酸苦,一古脑儿往里加,认为“水多一定泡倒墙”,“皮笊篱才能不漏汤”。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大而博、多而全的处方脱手而出。我们在门诊常见到有的煎剂处方,药物多至二、三十味不等,有的处方甚至竟达六十味之多,超出了“大活络丹”、“再造丸”的药味,真可谓“半架斗橱”了。非这样的大方不能治大病吗?否。我可以从自身的经验教训中略举一例,引以为证。

初次接诊一位病人,他是一名三十九岁的退伍*人,主诉全身高度浮肿、腰痛、尿量减少、头晕、恶心、倦怠无力、四肢逆冷等症状。医院就诊,被诊断为“肾炎”,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两周后病情有所好转而出院。然而五十天后,由于家务劳累、感冒等原因,他的腰痛再次发作并伴有面部和下肢浮肿、小便不畅、心慌、气短、耳鸣、腹胀、食欲减退、怕冷及失眠梦多等症。医院,经尿常规检查诊断为“慢性肾炎”。由于不想住院,他来到我这里寻求中药治疗。考虑到他的病程较长,证象复杂,又是重犯之证,我认为非重剂大方不足以抵抗之,因此开了一份包括*芪、台参、白术、白茯苓、大腹皮、车前子、丹皮、瞿麦、萹蓄、泽泻、猪苓、陈皮、木香、炒山药、五加皮、炒枣仁、生桑皮、生地*、炒远志、木瓜、山茱萸、姜皮、地骨皮、附子、边桂、川厚朴、草果、生甘草等多种药材的处方。他服用两剂后浮肿有所消退,于是我又加了通草和木通,继续服用至六剂,但他反而感到浮肿更加严重,小便更加不畅,脘腹胀满,喘息难眠。我对此十分惊异,心想这么大方的重药,为何不能奏效呢?再次检查他的症状,发现他的脉象虚弱无力,舌质淡,边缘有齿痕,面目部虚浮少华。尿检结果显示蛋白(+++)、颗粒管型(+),体温36℃。于是我向有经验的老中医请教,老师指出这是明显的肾病型水肿,属于脾肾两虚、精气不足之候,治疗应着重健脾温肾、滋阴助阳。我遵循老师的建议,将处方改为熟地、山萸肉、炒山药、白茯苓、丹皮、肉桂、熟附子和车前子的组合,每日一剂水煎服,连服三剂后,病人的小便和食欲均有所改善,继续用八剂,病情显著减轻。因为原方暂缺山萸,所以我改加了菟丝子、生*芪和牛膝。病人又连续服用六剂,尿检结果显示蛋白(一),后来,根据病人的要求,我将处方改为成药“金匮肾气丸”,每日三次,每次服用10克,两个月后,病情接近痊愈。在随访数年后,病人未出现复发的情况。

事后我考虑,为何大方不如小方呢?错就错在我盲目地采取全面出击的战术,打了消耗战。

我按前人五皮、五苓、实脾、归脾、肾气等方拼凑大方,表面上看面面俱到,实际是没有抓到主要矛盾。这样,非但不能奏效,反致病情加剧。唐代名医许胤宗有段话值得深思,他说:“今人不能别脉,莫识病源,以情臆度,多安药味,譬之于猎,未知兔所,多发人马,空地遮围,或冀一人偶然逢也。如此疗疾,不亦疏乎?”他批评医生看病不辨脉象、不审病因就盲目多开药,就好像打猎,人连兔子在哪儿都不知道,便发动大批人马围捕,希望有一人能偶然相遇把兔子逮住一样,如此看病太不高明了。

当然,我们也不是一概反对开大方下重药,而是提倡因病施治,用药得当。《内经素问·五常*大论》亦云:“病有久新,方有大小,有*无*,固宜常制矣。”意思是说,患病的时间有久新,治疗的方剂有大小,有*无*的药都要有一定限度。

医生用药,务必谨慎从事,做到有胆有识。那种一不考虑药物之有害,二不顾及配伍之矛盾,盲目罗列药物的“药海战术”,是非常错误的。这不但违背了祖国医学关于辨证施治的原则和组方主辅佐引的配伍方法,使患者妄喝“苦水”,而且必有“主病未克,杂症滋生”之虞。

中西医学是两种不同的理论体系,各有所长。在临床中参考现代医学检查数据是必要的,但治疗时,仍要根据中医理论进行辨证论治,不要被西医病名束缚了自己的思路。

“用药如用兵”,按君臣佐使,“组方遣药,轻灵活泼”,药不在多而在精,量不在大而在恰中病机,要抓主证。配伍乱七八糟的驴马方,驴马吃了都受不了,何况是人呢?要警惕这些“大方派”。

曾有一个东北小儿持续发烧,西医用大剂量抗生素未果,还怀疑可能是血液病。家长带他来京,先用中医“凉药”清热解*法治疗未见效。我使用“热药”,三服药高烧立退。因为患儿是“真寒假热”。

疑难病往往病症怪异,病因多端,病机复杂,西医多无有效办法。中医贵在可辨证论治,内外合用,针药并施,食药配合,身心同治。如治疗痹病,每以汤液配合熏洗,针灸取效;慢性肾炎,常配合扁鹊三豆饮,水煎代茶,药食同用等,往往有显效。

在用药治病方面,我们要向汉代张仲景学习,他为我们树立了范例。他立方独具匠心,用药严谨,真正做到了“方以法立,法以方传”。如汗法的麻*汤,吐法的瓜蒂散,下法的承气汤,和法的小柴胡汤,温法的四逆汤,清法的白虎汤,补法的炙甘草汤,消法的抵当汤,每方都不过三、五味,而疗效甚著。后人学习他的心术,继承和发扬他的成就,得之心而应之手,历代不知治好了多少难治大病。

*帝内经是中医的至高宝典,想要学中医,或者想要学好中医都必须熟读*帝内经。凡是中医大家都无不推荐学习*帝内经,因为*帝内经告诉我们的道理确实是自然之道,非常的实用,中医的根就在这。

继续读*帝内经,今天读的条文是从开始到目前遇到一个很难啃的。看了许多注解家们的注释,各说纷纭,绕来绕去看得人发蒙。

我还是自己看原文,从原文去理解好了。看我能不能理出一点头绪出来。

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

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

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

在自然界,水跟火是两个极端的代表,一阴一阳。水是阴的代表,寒冷、柔和、向下。而火呢,是阳的代表,火热,热烈,向上。

阴阳的自然属性,明显的区分开来,一分为二地认识自然。

自然植物的气味也是一对阴阳。气是五行的,气有清有浊,有厚有薄,但总的来说气为无形的,性向上。而味呢,是有形的,更偏阴,偏向下。

气味就是自然本草的一对非常重要的阴阳属性,这也是中医利用本草治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依据。

首先来看我们人体,人体有精气神、形体,而精气神和形体之间又‘化’在中间转换。

在人体,形体是有形的,看得见的为阴,而精气神这三个又是无形的,属于阳。

当人吃进食物,食物由气和味组成。味为阴,进入人体自然也趋向走阴,所以食物中的‘味’就变成人体的形体。特别是一些体质比较瘦弱的人,想要补形体就得吃一些滋腻厚味的。

当然,一些人长期吃肥甘厚腻的食物,特别是肉类,就自然化成人体的形体,这样的人最容易长肉长胖。

自然食物‘味’的精气进入人体,化生成人体的形体物质。而人体的形体物质又可以转化成人体的“气”,从有形的物质化成无形的“气”,这个气就是人体各种功能和动力。这就是“味归形,形归气,”

人体的精气神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气可以进一步积累浓缩,变成人体’精‘更高一级的能量储存起来。这’精‘好比人体的最原始的物质和动力,可以化成出许多的东西,所以“精归化”。

由于有以上的变化特点,所以精吃了气(精食气),相当于气养精,变成了精。同样,人体的形体吃了自然的食物的’味‘(形食味),食物的味变成了人体的形体物质。

同样,人体的精气神形体之间是可以相互化生的,精足可以化生出许多的东西出来,人体脏腑器官经络形体等。当然,其他的这些物质又可以变成精(所以叫化生精)。

按正常的顺序是这样的:人体的形体(基本物质)---化生气---气变成精(神)。反过来也是成立的。人体最高级的能量作为动力也可以促进形体生成。

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

这一段看似很复杂绕来绕去,梳理了一遍无非在讲这么一个东西。外界的物质(气味)进入人体,外界食物的气变成人体的气,味变成人体的形。

人体的形体、气、精又可以相互转化。

所以当这过程出现异常,就会生病。

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

过食厚味反而伤人体的形(味伤形)、过食多气的食物反而伤人体的精(无形)。因为阳为气,阴为味。在人体形为阴,精为阳。

人体的气靠精来化生,精伤(食物气伤精)了之后,人的气也会受损。所以,人体的气也会被食物厚味所伤(气伤于味)。

当然看到这,许多人还是不明白,因为,没有理解这段文字涉及到自然食物的气味,和人体的形、气、精。

人体精气神形跟自然食物’气味‘转化。

不管讲得怎么复杂,一句话总结就是,你走你的阴间路,我过我的阳间桥。但食物药物进入到人体,会发生相互的转化,因为人体是一个活的生命。

过食就会伤人,过食物伤人的原理也在这里。当然同样的原理,如果利用好人体跟食物和本草气味的关系还能治病。

当然,这也是后面讲中药应用的一个重要原则。

可以参考后面条文:

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

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

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

总之,方在对症而不在大,药在有效而不在多,精兵能够攻众敌,药少亦可治大病。我们在诊病时一定要悉心研究,反复揣摩,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主要矛盾,在用药上要像精明的*事家那样,发精锐之兵,破强大之敌。这样,既能药到病除,又可免生旁弊,还能节省药材,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乐享周末分享吧#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医用药在精而不在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