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4/8/11 19:41:00
“书圣”墨宝现真迹,书艺堪比《兰亭序》作者:罗明端王羲之是书法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兰亭序》是王羲之书法艺术的巅峰之作,一千多年以来《兰亭序》受到古人效法,皇家崇拜,书界热捧,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成为赋予生命与人物化的书法作品,当代把《兰亭序》精美书法作为鉴赏标准,深刻影响民间发现王羲之书迹。传世《兰亭序》书帖只是一件摹本,真本自唐代已无踪影,史称唐太宗李世民酷爱王羲之书法,颇费周折得手《兰亭序》真迹,命几位书法名家、宫廷大臣临摹,不料在“贞观之治”盛世之年操劳成疾早逝,立下遗嘱将其珍爱的《兰亭序》书帖伴随其葬入昭陵,后世《兰亭序》书帖都是临写或钩填摹本。《兰亭序》被奉为书法经典,历代有许多书法大师摹写,唐代有虞世南、褚遂良、冯承素摹本,宋代有米芾摹本,元代有赵孟、柯九思摹本,明代有文徵明、董其昌、祝允明摹本,清代除了书画文人摹本还有康熙皇帝摹本,乾隆皇帝将前人所作《兰亭序》不同摹本及批注,镌刻于八个石柱上称《兰亭八柱帖》立于圆明园。对于社会流传的多个《兰亭序》摹本,世人评价冯承素摹本(神龙本)临写的最为精致准确,体现了原作笔法墨气,保留了行款自然疏密,神龙本《兰亭序》成为流传刊印最广的版本(图1)。王羲之及其作品早在唐太宗加封“书圣”称号前已声名远扬,推崇备至,历代帝王以皇权与财富搜罗殆尽王羲之墨迹,尔后数遭战乱焚毁。专家断言王羲之书迹只有法帖传世且数量稀有,文博史学界普遍认为当代不可能有王羲之真迹。历史记载王羲之书迹早期传世颇多,《唐朝叙书录》称唐太宗以天子之威,又假以金帛之力,诏令收集天下王书。由是人间古本,纷然毕进。右军之书,凡得真行二百九十纸,装为十七卷;草书二千纸,装为八十卷。史籍记载“纸”与“卷”的数量规格,当代尚不明了究竟是多少,有人推算约为三千件。唐太宗并令魏征、虞世南、褚遂良等人鉴定王羲之书迹,褚遂良摘录整理了一个《右军书目》,记载部分收录作品帖。唐太宗曾对褚遂良的鉴定著录评价“遂良备论所出,一无舛误”。这些文献虽然对考证王羲之书迹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但不是王羲之书迹的一览而尽。王羲之擅长书写多种字体,正书学钟繇,草书学张芝,博采众长,精研体势,变革汉魏凝重朴拙笔法,独创圆转精致书风,善写隶、草、正、行各体,作品誉为古今之冠,许多书帖虽写的不及《兰亭序》那样俊美雅致,也是名家墨宝争相珍藏,后世把王羲之写的最为秀美的字挑出来,创作许多集字碑帖、牌匾、诗文等,“王羲之体”集字样本成为社会认同王羲之书法作品又一参照标准。年民间收藏惊现王羲之书帖并通过了量子科技对纸张笔迹、题跋印记的年份鉴定,均符合对应人物的生卒年代,构成科技鉴定的完整证据链。然而,社会舆论对此反应冷淡,许多人无所依据凭主观印象“我看不像”或“我认为不是”即判赝品,甚至诋毁量子科技鉴定,嘲讽书卷持有人。有人调侃文博收藏界乱象纷争不是专家太少,而是专家太多,你若问大街广场上的大爷大妈一个高科技问题,十有八九回答不知道,你若请教鉴别古董,十有其一说不知道,其余八、九人告诉你不同见解与野史佚闻。这个调侃不无一定道理,社会处于舆论愚民的环境,科学依据与理性分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话语权社会影响力。从《兰亭序》等法书到“王羲之体”集字帖的社会流传,似乎王羲之书迹人所共识,假如当代发现王羲之真迹,什么科技鉴定、名人题跋、流传印迹等等,都不足为证说服众人,社会公众只认写得好看入眼,才是王羲之书法功夫体现获得认同。换句话是说王羲之真迹发现不是凭什么科技鉴定、眼学鉴定,要凭书法功力写的好,具体评价对照标准当然是《兰亭序》作为模板,本文何以“书艺堪比《兰亭序》”为标题含有上述意思。当然,世界上艺术品没有两件完全相同的,堪比《兰亭序》是近似的意思,对比两件书帖组字结构相同,笔法风格一致,字迹同属一门。非指两件作品的书法、文采、社会影响等达到平分秋色。以下奉上民间收藏新发现王羲之墨宝,堪比《兰亭序》的笔墨风采(图2、图3、图4)。(说明:以下图片标注红色方框的文字选自《兰亭序》)以上王羲之书帖规格,纵高28cm小手卷本,写有字,落款为“羲之顿首”。按古人书帖命名规则定名为《敛衽帖》,并仿照网络选字把《敛衽帖》与《兰亭序》书写最美的54个字摘录出来放大进行单字鉴赏对比(图5—10)。在《兰亭序》帖有对王羲之所写“之”字作过统计,全篇有21个“之”字,个个书写不同,第一类是楷书,第二类是行书,第三类是草书。《敛衽帖》写了12个“之”字,类似《兰亭序》写法(图11)。限于篇幅以上所选《敛衽帖》54个字(不含“之”字),占书帖总字数的30%以上。选自《兰亭序》的54个字,是被网络评价为写的最美的字。古今名人墨客对《兰亭序》书法艺术之美给予极高评价,书法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组字结构俊美,笔划遒劲精致,世人以三国时期文学家曹植《洛神赋》名句“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赞誉王羲之书法之美。诸如“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龙跳天门,虎卧凰阁”、“天质自然,丰神盖代”等语,成为评价王羲之书法艺术的常用词汇。《兰亭序》书法艺术之美主要有四个方面体现:一是章法精湛,字行呼应,首尾相贯,一气呵成。二是结构灵动,姿态多变,顾盼揖让,鲜活飘逸。三是笔法精致,尖峰起笔,藏锋收笔,圆转提按,书显细微。四是神气韵味,悦目舒心,格调文雅,牵丝连笔。《兰亭序》的书法艺术后人从未超越,不仅是王羲之书技炉火纯青,登峰造极,而且与作者诗书造诣、修养气质有关,与史上欧阳修、苏轼、黄庭坚、米芾、文征明等人一样,集文豪书画于一身,独创书卷气息传世作品。从《敛衽帖》与《兰亭序》的单字对比可以看出,《敛衽帖》书迹与王羲之笔法基本相似,技属一家,结字运笔差别在尖峰起笔、笔划牵丝等特征不甚明显,这些特征在王羲之其它书帖也不常见,或许是碑刻书帖未能表现出来牵丝连笔的书法特点。笔者刻意从王羲之碑刻书帖真迹选择与《敛衽帖》书写相同文字再作对照,《敛衽帖》与王羲之碑帖真迹同样具有高度相似性(图12—15)。(说明:以下黑底白字图片选自王羲之碑帖真迹)无论是《敛衽帖》与《兰亭序》摹本对比,还是与王羲之碑帖真迹对比,可以看出《敛衽帖》与碑帖真迹对比具有更高的相似度,字体雷同,笔法相似,书艺不相上下,书写作者当然别无他人。上述图片与文字说明或证明,《敛衽帖》无疑是王羲之书迹,《敛衽帖》的文本内容与题跋印记以下作简要介绍。《敛衽帖》文本内容是:“敛衽而朝万国,息加朽骨,石室归贝叶之文,泽及昆虫,金匮流梵说之偈。遂使阿耨达水,通神旬之八川,耆阇崛山,接嵩华之翠岭。窃以法德凝寂,麋归心而不通;智地玄奥,感诚而遂显。岂谓重昏之夜,烛慧炬之光;火宅之朝,降法雨之泽。于是百川异流,同会于海;万区分义,总成乎实。岂与汤武校其优劣,尧舜比其圣德者哉。玄奘法师者,夙怀聪令,立志夷简,神清龆龀之年,体拔浮华之世。凝情定室,匿迹幽岩;栖息三禅,巡游十地,超六尘之境。羲之顿首”(注:以上标注红色文字不属于《敛衽帖》文本内容,以下另有说明)。据查《敛衽帖》文本内容摘录于《圣教序》,史料称《圣教序》是由唐太宗撰写,为玄奘法师西行取经回到长安,翻译完成五部五十七卷经文作序,为褒奖玄奘法师不畏艰险的西游取经精神,昭示皇家推崇佛法。《圣教序》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大唐三藏圣教序》由唐太宗李世民撰写,第二部分《述三藏圣记》由唐高宗李治为太子时撰写。《敛衽帖》摘录于第二部分《述三藏圣记》片段。查阅历史资料显示,王羲之与《圣教序》有关内容全部是讲述镌刻王羲之集字《圣教序》碑文之事,由唐太宗撰文的《圣教序》最早由书法家褚遂良所书,称为《雁塔圣教序》。后由弘福寺怀仁法师率弟子花费二十余年时间,从王羲之书迹选集了一千九百余字刻制碑文,称为《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碑石立于唐咸亨三年(年),传世王羲之拓印书帖字样许多来源于此碑。唐太宗、唐高宗撰写的《圣教序》与王羲之集字碑刻《圣教序》都是唐代的事情,《敛衽帖》写于晋代,早于唐代三百年,两者属风马牛不相及。学术界一直存在对史称李世民、李治撰写的《圣教序》有不同看法,认为《圣教序》通篇为佛经用语,与皇帝学识有所不同,《圣教序》文稿或是取自佛经,或是精通佛学经文的臣子所拟。学术界对于《圣教序》是谁撰写的质疑,《敛衽帖》提供了实物证据,在以上《敛衽帖》文本内容标注红色的文字,是摘于李治撰写的《述三藏圣记》,所谓李治撰写《述三藏圣记》不过是在前朝经文版本添加了玄奘法师者五字,被下臣称为李治所作,后世以为是皇家褒奖玄奘法师而作。《敛衽帖》题跋卷首有唐代大臣、书法家虞世南题写“晋王羲之书”五个大字(图16上),虞世南是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书法造诣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为“初唐四大家”。在唐太宗时期掌管文翰,被皇家命为内府收藏王羲之书帖鉴定者之一。题写跋文者依序有(图16下):曾纡,北宋末南宋初官吏、诗人、书法家;赵佶,北宋皇帝、书画家;蔡松年,北宋官吏、诗人、文学家,在北宋亡后降金;张縯,南宋官吏、诗人、文学家;郑思肖,号所南,南宋官吏、诗人、书画家。《敛衽帖》共有42枚钤印,时间跨度自唐代至清代达多年,其中唐代有陆柬之、周昉,五代南唐周文矩,宋代有宋徽宗赵佶、宋高宗赵构及文彦博、苏轼、米芾、朱熹、贾似道、马远,元代有元文宗图贴睦尔、元鲁国大长公主祥哥喇吉及鲜于枢、仇远、赵孟,明代有吴宽、陈继儒,清代有康熙、雍正、乾隆皇帝及耿昭忠、王原祁、梁同书等(图17为部分印迹)。另有2枚印迹模糊,尚未辨识。从印迹寻踪看,《敛衽帖》在唐、宋、元代被皇家内府收藏,缺失明代内府收藏印记,有清代康、雍、乾三朝皇家收藏钤印,自乾隆帝鉴赏钤印之后消失宫内,未被列入清宫《石渠宝笈》著录,后续无嘉庆至溥仪六朝皇帝钤印,至十八世纪起收藏印记中止。印记表明《敛衽帖》在皇家与民间的流传范围比较有限,或为王羲之遗墨珍贵,藏家秘不外传,谨防权贵窥伺,得以保护完好传至当代现身。王羲之真迹发现不仅是文化文博界的重要事件,而且是社会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