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绪二十九年,22岁的梁鸿志考取举人,少年得志,次年赴京会试,极为座师龚心钊所激赏,荐而未中,错失了最后一次科举考试,但他对龚心钊的感遇之恩,终生铭记,关押在提篮桥所写的遗书,还对老师的关爱念念不忘。晚清民国间遂有掌故云,梁鸿志落第,乃是其他座师看出了其“反骨”,故坚不予取云云。
广东崇正秋拍拍品lot
董其昌行书《兰亭序》
甲寅()年作
27×cm
题识:《兰亭叙》以行款为重,米元章得褚摹真迹,割截成袖珍帖,乃知续鳬截鹤,皆不为害。董其昌书于铁甕城舟次,甲寅中秋。
钤印:董其昌印、太史氏
题跋:此卷书于甲寅,是为万历四十二年,又二十一年崇祯八年乙亥文敏卒,书此卷时已逾六十矣。光绪己丑,先光禄得于上海。辛巳仲冬,心钊记,是年七十二。香光此行楷乃经意学米颠,非寻常酬应之笔。
钤印:怀西翰墨
题签:董太史行草《兰亭序》真迹神品。庚寅夏日装,笠汀题签。
钤印:笠艇
藏印:思芹、新建裘氏珍藏、叔旦氏、即山珍藏
藏家简介:1.裘思芹,乾隆六年归安知县。
2.即山或为释光鹫,字即山,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高僧,擅书画。
这则掌故流露出似乎龚心钊识人无先见之明,但民国初年梁鸿志才华横溢无疑是证明了龚心钊的眼光,即使龚心钊真看走眼了一个梁鸿志,也不能说明他眼光不行,如果拿他的收藏来说,龚心钊是真正的“识货之人”。
按,龚心钊(—),字仲勉,号怀希,一作怀西、怀熙,又号瞻麓、勉斋。安徽合肥人。说起合肥龚家,首先就是与钱谦益、吴梅村号为“江左三大家”的龚鼎孳,龚氏文采风流,明末清初叱咤诗坛,又先后任明清两朝高官,后世掌故尤多。而龚心钊正是龚鼎孳后人,龚鼎孳号芝麓,龚心钊则取“瞻麓斋”以缅怀这位先祖。后来龚心钊整理自己收藏的古印,即命名为《瞻麓斋古印征》。龚心钊父亲龚照瑗,字仰蘧,历任金陵机器局、江苏苏松太道及四川布政使等职,致仕后,在合肥修筑有蘧园,是著名的私家园林。龚照瑗曾出使出使英、法、比、意等国,他在驻英公使任内曾发生一件轰动中外的大事,即诱捕孙中山,其经过孙中山后写为《伦敦蒙难记》。龚心钊的哥哥龚心铭,字景张,兄弟二人均好收藏,如著名的战国商鞅方升,先后经兄弟二人收藏。辛亥革命后,龚心钊远离政坛,隐居上海,以诗书及其收藏的大量文物自娱,一直到年去世。
龚心钊去世后,其秘藏的大量藏品陆续面世,以高古文玩为主,如战国越王剑、楚国纯金饼、秦商鞅方升、上古印章,尤其以收藏器物如时大彬、陈曼生等人制作的紫砂壶而见长,龚氏在民国时以收藏文玩而与北方大收藏家徐世章齐名,号称南龚北徐。在书画方面,龚氏藏有宋拓九成宫醴泉铭,米芾、马远等人画作,明代书画家董其昌的临兰亭序卷,是这位大收藏家书画谱系上重要的一环。
龚心钊旧藏董其昌临《兰亭序》卷,绢本,每行三四字不等,清劲挺拔,欹侧有致,的是香光风格。其款识云,
“《兰亭叙》以行款为重,米元章得褚遂摹真迹,割截成袖珍帖,乃知续凫截鹤,皆不为害。董其昌书于铁甕城舟次,甲寅中秋。”
这是董其昌于明万历四十二年()中秋路过镇江(京口)时所书,是其60岁的作品。作为帖学大家,董其昌对《兰亭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