萹蓄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怎样看待书法中的衡水体启功体及
TUhjnbcbe - 2024/12/16 17:21:00
许多人都喜欢写一手漂亮的字体,其直接原因就是有利于考试及日常生活。一位朋友写的字像小学生的字体,歪歪扭扭的。结果家长签名时,被老师误以为是孩子自己签的,到家来家访。这就很窘了!那么,怎样将字体变好看呢?一“衡水体”:横平竖直如果你只是想应付考试,那么“衡水体”就足够了。这种字体工工整整的,像印刷体似的。简单来说,只要做到“横平竖直字对齐”七个字就可以了。这就像做广播体操,队列整齐,讲究对称的美,就会显得好看,学习难度比舞蹈要低多了。举例说明,“十”“上”“下”“木”“重”几个字。最简单的的状态就是竖放在横的中间,如同电脑字一般。这种做法尤其适用于对称的字或笔画左右、上下差异不大的字。这种情况下,字的重心即其中心,量的分配均匀。明代赵宧光说“写左,意念在右;写右,意念在左”,左右、上下比较之后,差异不大则字的重心可以居中居正,注意字的中线。二“黄金体”:黄金分割但是,对于书法来说,就不能只讲究“对称美”这种简单的美了。因为艺术拒绝死板,过于讲究对称会显得刻板生硬。以“十”为例,要想让字富于变化,显得更好看,就要考虑把中竖移动?那么是向左移还是向右移,移动多少呢?书法家启功先生创造了“黄金结字律”。按其说法,“中竖”右移到整个横画右侧的“黄金分割点”(黄金分割点,是指分一线段为两部分,使得较长的那部分原来线段的长度比约等于0.:1的点)上,才会更好看。启功说:“可以松一点儿、宽一点儿的字要靠在下边,靠在右边。这样子写出来就好看。(《启功给你讲书法》”以“重”字为例,要以“黄金体”结字,可以选择将长横向左延伸(整个字重心偏右),来打破“对称”的状态。如是,字体就会“左窄右宽,左小右大”“虚左实右”的特点。延伸一下,就是说字的重心要偏向“右上”(笔画数量或分量左、下偏大的字例外),此即启功弟子陈启智所强调的“上紧下松”“先小后大”“先窄后宽”。(《汉字的艺术结构》)三“右军体”:转左侧右启功先生借助数学上的“黄金分割”理念,总结出了“黄金体”结字规律。但是,这还有一个不完美的地方。那就是楷书是“静态”的,行草书是“动态”的。蹲在树杈上的鸟容易瞄准,飞行的鸟就很难打中了。在飞一样的草书中怎样找到字的重心及主笔呢?再者,“静”“动”也是要相互结合的。比如楷书虽然貌似“静态”,也要写出一定的动态美,此即唐代书法家孙过庭所强调的“真(楷书)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草以使转为形质,点画为性情。”所以,重心偏右偏上虽然好看,却仍不够完美。因为整个字依然是静态的,没有动感。怎么更上一层楼呢?这个矛盾的解决就要依赖书圣王羲之了。董其昌则称王羲之的结字特点是“似奇反正”,实现它的技法就叫——“转左侧右”(“转左侧右,乃右军字势。所谓迹似奇而反正者,世人不能解也”)。简单来说,也就是向左绕转、向右欹侧,左低右高。以“戈”字为例,它的大多数笔画都分布在右边,重心是偏右的。要想让字实现动态平衡,可以让横倾斜一点。这样字的重心在右边(右边量大),横画的倾斜又使它好像要往左倒,产生了重心往左偏的假象。如此,通过这样的“重心假移”就很好地实现了“似欹反正”。欧阳询书法米芾对王羲之书法的这个特点体会得尤其深刻,因此董其昌特意对其进行赞美。而赵松雪在这个特点上体会的不深,所以他的字就偏于静态,受到董其昌的批评。(“字须奇宕潇洒,时出新致,以奇为正,不主故常。此赵吴兴所未尝梦见者。惟米痴能会其趣耳。”)所以,我们要想达到书法的更高境界,就要设计好汉字重心的动态平衡上。再进一步,就是要做到阴阳、大小、藏露、浓淡、方圆、正斜等方面的平衡。米芾《苕溪诗帖》“一阴一阳之谓道”(《易经系辞上》),书法要达到高境界,要得着意制造差异,扩大差异,最后再解决掉这个差异,如此方使书法的层次丰富,元素和谐,达到“阴阳中和”“动态平衡”,此就是董其昌所说“右军书如凤翥鸾翔,迹似奇而反正”。刘熙载说“艺者,道之形也。”手写体要流畅生姿,不能像电脑字那样刻板生硬。为此,可以针对自身特点,试一下不同的技巧,将字写得更好看。
1
查看完整版本: 怎样看待书法中的衡水体启功体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