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开篇说到,兵者,国之大事。一个国家的生存与发展与*队息息相关,古人作战使用的兵器大致其种类可分为实用兵器和礼仪兵器两类。实用兵器有进攻兵器(长兵器:矛、戈、戟、铍(pi)短兵器:剑))和远程兵器:弓、驽、矢。
相信看过张艺谋电影《英雄》的朋友肯定会对剧中秦*的箭阵相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据史料记载,秦*每攻一城都要例行放箭,箭如飞蝗,遮天蔽日。颇为以观。在古城西安出土箭簇也证明了这一点。战国时期秦形成了世界上最早的标准化生产的兵工体系,所有的武器包括箭矢做出来都是一个样子的,出土的箭头就是用今天的科技去量度,其公差的严谨程度都是惊人的。武器上刻有技师的名字和质检人员的名单列表,任何一件武器产生质量问题都可以直接追查到生产责任人,由此可见,秦*想不强都不行。
在青铜器收藏领域,箭簇的收藏是一个冷门。笔者多年来致力于青铜箭簇的收集和整理,共收获各类箭头多个。在古代箭亦称矢,属于搭在弓或弩上发射的兵器,也是唯一的运程武器。最初的箭只是削尖的树枝或竹子,后来用石块或骨、贝作箭镞,安在箭杆头部。为保持飞行方向,后来又在箭杆尾郡装上羽毛(箭羽)。铜铁出现后,箭镞改用铜铁制造,种类也随之增多,据说有41种之多现代遗留下来的青铜箭簇多为汉代以前,因为西汉炼铁术发明后,铁器大量应用于生产,以逐步取代了青铜器,但其形制历代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根据用途,箭杆的长度和箭嫉的长短、大小以及式样有所区别。一般叫做矢锋,汉代时叫做镞或镝。镞的形制趋向多样化,有双翼、三棱、四棱、扁叶、圆棒形等。
商代时候,箭头由青铜制作,除狩猎外,多用于战场,成为远射武器。 战国、秦国、汉代箭头有了更大的发展,形状呈双翼形、三棱形、双翼双尾形、四棱形、三翼形、三翼三尾形。除此之外还有*箭,即在箭头上铸有*槽,把*粉涂在槽内,加大杀伤力。还有一种“响尾箭”即“鸣镝”,传说是匈奴首领冒顿发明的,鸣镝前端有锋刃,后面有铤,铤部上端带有葫芦形物,上有4个或3个小孔,借助强弓远射,飞行时发出声响,以发信号或警报,鸣镝有铁制、骨制和竹制。
箭簇的威力取决于发射的工具---弓或弩。秦兵器的质地为青铜,少数为铁制。商周时期,青铜镞的主要式样是有脊双翼式。春秋战国时,三棱式镞盛行,战国时此类镞多装铁铤,以节省铜材。汉以后铜镞开始向铁镞过渡,这个过程经历了约年。河北省满城县出土的西汉前期的三翼式或四棱式铁镞,仍系模铸成型,锋利程度不及铜镞;而四川省新繁县牧马山出土的东汉铁镞呈扁平的锐角三角形,既适合锻造,又有较强的杀伤力。这种形制遂为后代长期使用的点钢镞所承袭。箭杆多用竹制,也有木制的。先秦时期,在南方的云梦泽和肃慎族聚居的东北地区,均产制矢之楛。直至明、清,华南制箭还用竹杆,华北用萑柳,东北、西北多用桦木杆。为了较准确地命中目标,必须把握住箭在飞行中的方向,于是人们在箭杆的尾部装上羽毛,使箭的形制趋于完善。
远在3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在中国境内的人类就开始使用弓箭了。最早的箭很简单,用一根树棍或竹竿,截成一定长度的箭杆,在一端削尖就是箭。而矢的真正起源应是原始社会石器时代,人们把石片、骨或贝壳磨制成尖利的形状,安装在矢杆一端,这就制成了有石镞、骨镞或贝镞的矢了,比起单用木棍竹竿削的箭可算进了一大步。由于远古的箭杆难以保存至今,所以出土实物中往往仅留下箭镞。新石器时代的石、骨、蚌镞,有棒形、叶形、三角形等多种,有些已有镞茎和逆刺。
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遗址中最先出土了商朝早期的青铜镞。箭的飞行速度和准确性与尾羽的关系密切。箭羽太多,飞行速度慢;太少,稳定性差。为了使之有恰当的比例,在《考工记》中载有将箭浮沉部分的长短,以求出装尾羽之比例的方法。箭羽以?翎为最上,角鹰羽次之,鸱枭羽又次之。装雁鹅羽的箭遇风易斜窜,质量就更差了。在宋朝,当优质羽供应不足时,曾发明风羽箭。据《宋史·兵志》记载,庆历四年(),宋廷“赐鄜延路总管风羽子弩箭三十万”,可见风羽箭也是一种实战兵器。这种箭将箭尾安羽处剔空两边,利用向内凹进的空槽产生涡流阻力使箭保持飞行稳定,其设计思想是相当科学的。
中国现存最早的最完整的箭,是西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制的。此箭全长67厘米,有三棱铜镞、竹杆,带三根尾羽。镞和羽都经缠丝涂漆与箭杆相固定。为增大箭的杀伤效力,后汉时耿恭发明了“*箭”。三国时,关羽攻打樊城,遭到曹仁名弓弩手的乱箭阻击,右臂中一弩箭,箭头有*,*已入骨,右臂青肿,不能运动,遂请华伦医治。神医华伦曰:“此乃弩箭所伤,其中有乌头之药,直透入骨,若不早治,此臂无用矣。”乌头是一种药用植物,中草药名叫“附子”,其茎、叶、根均有*。那时少数民族习用的弓弩箭头多带剧*,中箭者,皮肉烂,烂到五脏而死。可见*箭的致残、致死率是很高的。随着金铠铁甲的出现,要求箭更具穿透力。晋代多用钢铁箭镞。唐代箭分为竹箭、木箭、兵箭、弩箭四种,前两种用于狩猎,后两种用于战斗。用于战斗的箭镞用钢制成,刃部较长,能穿透坚甲。
现存的铜镞有四种:
一、薄匕式,类似匕首的锋部,镞中有脊,两侧分叶,外缘带刃,两刃向前聚成锋并向后形成倒刺,中脊向下伸出,形成连接箭杆的铤。
二、三棱式,这种镞呈长条形,有三刃棱,上有尖锋,下出铤。
三、圆锥式,镞头短而体轻,上锐下圆,形似圆锥。
四、平头式,形如圆柱,镞头平而无锋,仅可撞击不能射杀,是专门用做习射时的“志矢”。
而在实践中证明“三棱式镞”最适用,其优点是:制作简便,镞体坚固,镞锋锐利,穿透力强。还因镞体近似流线型,故箭飞行时阻力小,方向性好,保证了箭射出后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又具有较强的杀伤性能。所以,到战国末年,三棱铜镞以其优势逐步取代了各式铜镞,成为箭镞的主要形制。陕西秦俑坑出土的铜镞数以万计,三棱铜镞占99.85%,足以说明先秦时期已由多种镞型趋于单一形式的三棱镞。
来源:龙泉市沈广隆剑铺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