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钟埭油墩
文|张玉观
千年耕织话钟溪,古俗民风阳上犁。据清代《钟溪棹歌》记载:“红豆篱边促织鸣,溪南溪北稻花清”,“感化乡中多隙地、归途早晚买桑秧。”说明当时钟埭农民种植以水稻、大小麦、蚕豆、蚕桑和油菜为主的农作物。在过去,钟埭有句俗语,说“钟埭,钟埭,田多地大,前世勿修,嫁到钟埭”。反映了历史上,相对周边的繁荣,钟埭曾是地荒人稀,人民生活较为贫困。由于田多地大,加上传统农业都是手工操作,所以钟埭农民劳动强度相对更大。这样,长期来便造成老百姓平时吃的点心和食物,喜糯食、易耐饿的食品点心。而“油墩”是以糯米为主的点心食品,所以深受当时钟埭百姓的喜欢。后来,就成为钟埭地方传统特色点心食品,传承至今。据调查,钟埭“油墩”起源于清代宣统年间。宣统元年(),有一位湖北商人(姓氏不知)移居到钟埭镇东大街,原蒋三观咸肉店对面。刚来时开一爿“馄饨店”,后来他了解到钟埭当地人的喜食口味,就将湖北家乡的一种当地叫“油朵糯”饼食,在自家店中试制经营,结果受到钟埭食客的欢迎,于是就扩大生产。因为油墩用糯米粉制成时,形状圆溜溜,扁塌塌,好似拜菩萨香案前的蒲墩,当时就被钟埭镇东大街“周新记南货店”老板无心说了一句,此物真象油氽的蒲墩,就叫“油墩”吧。钟埭油墩就这样传承下来了。解放前夕,那位湖北人离开钟埭。但当时钟埭镇上的几爿饮食,糕团坊,如邵氏糕团坊,王小观饮食店等,都早已学会制作油墩了,同时根据平湖人口味,在色香味方面进行调整,成为名副其实的钟埭油墩。食材原料:糯米,梗米,精肉,腌猪油,食糖,食盐,味精,皮冬或冬笋。制作工艺:糯米与梗米,以七比三的比例混合均匀。用清水淘净,浸入清水。浸入时间长短,看气温,一般掌握在20至30分钟。然后再捞起,凉干,磨成粉。再用滚水倒入粉中,打揉成块。在蒸笼里先放块白布,将揉成的米粉块放入蒸笼里蒸熟,时间约在15-20分钟左右。再将蒸熟的粉块放入盆里,再打揉成块。食馅制作有两种,一是甜豆沙馅,二是咸性精肉馅。甜馅制作。用洗净蚕豆,首先用清水浸一夜,再捞起淘净,放入锅内,同时要按一定比例放入碱、醋,一起烧熟透。再将煮熟蚕豆捞起,用竹筛挤出豆壳渣物,将酥豆肉放入2尺大铁锅内,一般这样一锅放入食糖8斤,搅拌均匀可用。咸馅制作。挑选优质精肉,制成肉馅,放入食盐、味精、皮冬(冬天冬笋)、腌猪油,一起倒入锅内,搅拌均匀成品。然后制油墩。将事先煮熟的糯米粉团,搓成油墩有大小圆块,用手压扁,一手托起,一手用筷子夹糖馅(再放入少些散白糖,使煮熟后甜味更鲜美),然后制成一个油墩饼状,这是甜油墩。制作熟后,甜性的将油墩上面点红,其次,内馅油墩。咸性,其制作方法与糖馅同样,但不点红,以与甜油墩可容易区别。油墩的油氽:首先铁锅子里倒入半锅子菜油,烧煮到油将要冒烟时,将事先制作好的甜、咸油墩放入油锅子里。每锅约30个左右,倒入即用铁制扎离将油墩及时散开,避免粘在一起。反复氽捞6至7分钟,直至油墩有点爆,颜色有*澄澄时,即将油墩捞起,晾开。要想油墩香甜可口,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一些细节。一是油墩入油锅后,一定要用笊篱迅速翻动,才使油墩颜色鲜艳,造型美观。二是锅内加油要适中,两面煎*为宜。一般油墩吃食时,热油墩比凉油墩味道好,热油墩吃起松软可口。油墩的鲜味:通常的油墩是有两种:豆沙馅、肉馅。制作考究的在制作时馅子中再加入猪油,白糖,桂花。现钟埭的油墩其香味极浓,不仅软糯香甜,并且口齿留香。油墩配料、用量(以每个油墩算):咸油墩:米粉:12克猪精肉制成馅:5克食盐:1克辅料:冬笋、皮冻、姜末、猪油适量配置。甜油墩:米粉:12克豆沙:5克食糖:2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