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方↑“武平生活”,看武平全新资讯!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农忙时节,总能看到田野间遍布头顶斗笠、身披蓑衣的勤劳农人,同周遭古朴的祠堂相互映衬,诉说着乐畲村淳朴久远的民风。乐畲村位于武平县十方镇东北部,村民们世代传承客家传统竹编手艺,是十里八乡公认的“斗笠之村”。
乐畲斗笠圆顶扁形,竹网透青,保留着客家斗笠的原貌。看似简朴,但每道工艺都凝聚着匠心:原料选自本地毛竹,竹筒长直柔韧兼济,竹叶宽阔纹理清晰;“破”成韭叶宽的竹篾子解剖琢磨,以笠顶为中心一圈一圈交错编织,篾条巧妙地构成六芒星状,中间空成鳞次栉比的规整的六角形;规模初成,则用木质模具整合笠面,拓深笠顶成饱满的球形;将一扇网格较密笠面倒置于小桶上,依次铺上农膜、白油纸和用清水泡制的竹叶,将另一扇笠面合拢夹好,最后再用方竹条圈起笠檐,并用稍宽的青篾片或塑料细带密密地缠绕固定、收拾边角。球形笠顶较尖顶更紧实舒适,笠面中间少用塑料多用竹叶,表面也不再用桐油或其他染料上色,不仅使斗笠整体轻盈,减轻佩戴的负担,更有遮阳隔热的妙用,散发着沁人心脾的竹叶清香——“走到哪里,你都能闻到故乡的芬芳”。
目前,乐畲村还有二十余位老人编斗笠,他们坚守着这份传统,传承着这份精神。活动筋骨、打发时间之余,还能补贴家用。每人每天做四五顶,每顶十元左右,多被外地或集镇商家收购包销,偶尔也在附近商铺寄售零卖。尽管同过去不可比拟,但每年仍可产出六七千顶销往全县各地。“现在做的人少了,不用再争抢山里的竹子或到邻近乡镇购买原料”,今年85岁的刘永和老人每天还坚持纯手工编制斗笠,手上总闲不下来。刘碧和、赖梅珍英夫妇也在坚持中找到了乐趣。不过,他们都担心竹编手艺日渐凋零,因为很难再找到愿意传承的年轻人了。
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竹编制品重新焕发生机,成了倍受欢迎的手工艺品。村民邓占光现在从事的竹编灯罩、灯笼加工,就是根据外地厂商的模具,把编斗笠的手艺应用在新产品的编制当中。他说,如果销路打开,每户每年可以加工上万个成品,销售额可达十数万。今年63岁邓占兴长期编制鸡鸭笼罩卖给竹器商人,牢固扎实,每年也可收入上万元。乐畲村支部书记刘永群介绍道,现在一些贫困户也加入到了斗笠等竹编制品的加工队伍,“还有技工师傅被县里的工厂挖走了”。他策划利用村里几百亩竹林资源,把外地的竹木加工厂或工艺品企业引进来,购买篾条机器和各类模具,拉长竹编产业链,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争取补贴、成立合作社,留住村里的年轻人。
“接下来,我们要向景区、商场、百货推销斗笠和其他竹编制品,打造乐畲斗笠、灯笼等竹编品牌,家家户户搁置的手艺都可以重新拾起来,大家的生活也会更加富裕”,刘永群深切地展望道。作者:李廷康,有话说?点文末“写留言”参与讨论!喜欢文章,到文末右下角点“在看”吧!
广告、爆料请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