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房雅玩已不止于物用这一层面,其典雅造型、别致选材、精美技艺等,更使得雅玩器物承载使用者的审美寄托或自我标榜。部分礼仪用器虽不置于案头,但陈列于厅堂或佛堂等居中之位,更显示出主人对器物的珍重。
敬和邀您一起静心雅赏此一期,从案头之物如笔筒、文房水洗、端砚,到翡翠三足炉等多样物品,体悟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意趣。历经岁月沉淀的雅玩之物,饱含历史厚重感,或可由此一窥文人好古敏求的精神世界。
清康熙?豆青暗刻缠枝莲纹笔筒
直径:18.3cm
来源:
1.纽约苏富比,年9月24日,Lot
2.布鲁克·艾斯托旧藏笔筒直口,腰间微微一束,玉璧底,胎质细密坚韧,厚重墩实,外壁通体施豆青釉,釉面晶莹润泽,温润如玉,色浅若湖水,光华内敛,翼缠枝莲为纹饰,通景式暗刻,纹饰微突,紧密有序,线条优美流畅,此时期的青釉瓷,釉色匀净,色泽纯正,呈色稳定,胎体坚密。修胎考究,传世品有以缠枝莲和螭龙纹较为典型,此即为一例。
清宗玉款竹刻文姬归汉图笔筒
高:14.6cm
款识:宗玉
“文姬归汉”是我国汉代的一个故事,指的是东汉著名学者蔡邕的女儿蔡文姬,因兵乱被董卓旧部羌胡兵所掳流落至南匈奴左贤王部,虽在胡地十二年并育有二子,但一直归汉之心未绝。时值归汉之际,尽管蔡文姬难舍二子,但归心似箭,与其共同生活十余年的左贤王也难以割舍,但又不敢违抗曹操的意志,只能让蔡文姬回去。“文姬归汉”表现出蔡文姬一心归汉的民族气节。此笔筒外壁通景运用陷地浮雕技法,刀法浅深组合,层次分明,画面充满立体感,描绘东汉末年蔡邕之女文姬从匈奴归汉之情景。
刻者顾珏对于民族服饰特点、人物心理刻画有着深厚功底,母与子,夫与妻诀别之时的不舍与无奈,展现得淋漓尽致,工艺水平当属同类制品中翘楚之作。其筒身上下镶紫檀盖,用料奢华,整体保存完好,包浆红润深沉,实为不可多得。
清乾隆?洋彩仿生石榴形洗
长:24cm
款识:“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此乃乾隆文房佳器。巧将象生石榴瓷与文房水洗结合起来,半刨开肥硕石榴,腹部作堂,内壁施柠檬*釉,外壁及底部施粉红彩色,用笔点缀出红斑,以达到逼真效果。底部中央红彩书“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水洗外壁一侧露出石榴饱满颗粒果肉,侧边并蒂一小石榴,观之垂涎欲滴。石榴在我国是一种吉祥的象征,其籽粒多而丰满,因此象征多子多福,是清代常用的吉祥纹饰。整件作品寓意美好、吉祥。是不可多得的文房精品。乾隆时期瓷器形式多样,因烧制瓷器技术水平发展至顶峰,能制造各式瓷器,像生瓷正是其中一种,工艺精湛者能塑得瓷器逼真生动,尤其以唐英任职御窑厂督陶官之际,所成品无不精美,这类又为贡瓷是乾隆皇帝的“文玩”,亦是玩具。此种颇得皇帝欣赏,故不少文房小件的器具亦烧制成像生瓷器样式,成为清代瓷器中的瑰丽之花。清?梁鼎芬藏仿唐海兽葡萄镜砚
直径:15cm
来源:国营文物公司旧藏。
此拍品鳝鱼*澄泥质,圆形,形仿古代铜镜。砚面光滑如镜,有楷书铭:“明月空窓寒树秋,雁边沙影水边楼,声歌听尽花时去,落叶惊回梦里愁,横塞接天青湛湛,远山环海碧悠悠,生平感遇多离乱,行客随云还滞留。”此梁鼎芬藏仿唐海兽葡萄镜砚精工细作,非良工巧匠不可为,极具艺术观赏与收藏价值。原配红木砚盒,砚盒内有“梁鼎芬藏”行书铭款。藏者:梁鼎芬(-),字星海,号节庵,广东番禺人。光绪六年(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因弹劾李鸿章而被罢官。南归后任广东丰湖、端溪书院院长。张之洞督粤,聘其主持广雅、两湖、钟山书院。成为张之洞宦海生涯中最得力的僚属。官至三品候补京堂,清帝逊位后,与陈宝琛同为末代帝师,加二品衔,入毓庆宫授读。谥文忠。着有《节庵遗稿》。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青铜生活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年,页,图。民国钱瘦铁赠符铁年铭周錬霞自用填词砚
高:1.3cm长:15cm宽:11.7cm
铭文:玉兰香发煤麝研,錬霞填词词清妍。兹砚自足以人传。谁其赠者叔厓钱,从而铭之符銕年。
来源:国营文物公司旧藏。
此砚为端石所制,雕琢呈玉兰花式样,为民国海上闺秀周錬霞女士日常所用,伴其一生。又经其好友钱瘦铁、符铁年铭文篆刻,更凸显其文雅之气,使其成为一件集诗书画篆刻为一体的不可多得的艺术佳品。此砚配红木砚盒。藏者:周錬霞(-),字紫宜,号螺川,书斋名螺川书屋,又名忏红轩。郑壶叟入室弟子。十八岁开始在海上鬻画。擅仕女、花卉。一九三四年六月加入冯文凤、李秋君、陈小翠、顾飞等创办的中国女子书画会,成为这个现代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女子书画会的骨干。赠者:钱瘦铁(-),字叔厓,号瘦铁,江苏无锡人。早年师从郑文焯。曾执教于上海美专。善山水、花卉,兼工书法、篆刻。与吴昌硕(苦铁)、王大炘(冰铁)合称“江南三铁”。上海中国画院画师,海上名家之一。铭者:符铸(-),字铁年,号瓢庵,别署闲存居士、二观居士、铁道人,署其居室为脱静庐,祖籍湖南清泉县鸡笼街,生于广东潮州,晚年居留上海。符翕子。幼承家学,少年便负书名。年随父到京都访两淮盐运使程商霖,粤中所求书画都由“令郎铸儿为之”。年居上海以书画自给,江苏省财*厅厅长严孟繁爱其才招其居幕府。年由上海有正书局出版《符铸书画》,曾熙为其作序。清康熙张重威旧藏御铭松花石仿青铜器纹砚
高:1.3cm长:15cm宽:9.4cm
来源:
1.张重威旧藏
2.天津艺术博物馆退还
3.国营文物公司旧藏
此砚为松花石,石色为浅艾草绿色偏白,有*、白色如刷丝之横纹石理。琢为凤池式,平面形如一“凤”字,类似台北故宫藏“明端石凤池砚”。砚背洼入,有两足,背中央内凹方框内镌有楷书“康熙年制”阴刻四字款,为不可多得的清代帝王御用之砚。有御用款识外,另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台北故宫收藏的清宫松花石砚当中,仅有两方置放于紫檀木盒,余皆置于石盒。以木盒盛放,当是因为考虑石盒容易相互磕碰,导致砚身损坏;以木盒盛装小砚不仅不易因碰撞而损伤,更便于行旅之携带。就上述迹象推测,此砚可能亦曾经康熙皇帝御用者。配紫檀木砚盒。
铭者: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世祖三子。-在位,是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八岁即位。亲*后,智捕鳌拜,永停圈地,发展生产,加强皇权,平定三藩,平噶尔丹,驱逐沙俄,巩固统一。精于儒学,对算学、水利、测量亦多造诣。设馆纂修《明史》、《古今图书集成》、《康熙字典》等。
藏家:张重威(-),扬州仪征人,原名张垕昌,字重威,号潜园、默园,著名金融家、收藏家。年进入中南银行北平分行,年升任天津分行经理(兼管北平分行),在任期间创立了中南银行平津行外汇部,获利甚厚;年离津赴上海升任总行副总经理。晚年谢绝参加任何社会活动,潜心于古籍研究,与卢弼、张叔诚、周叔弢等人交往密切。清?陈融铭海天日月砚
高:2.5cm长:13.5cm宽:13cm
当代黎雄才铭紫云砚
高:3.5cm长:13cm宽:8cm
铭文:一九七七年十月十五日回故乡写雄才
黎雄才(-),广东省肇庆人,祖籍广东省高要。当代国画家、美术教育家,岭南画派卓有成就的代表人物。
清?紫檀葫芦形“御制”挂屏高:42cm清?*文瀚刻*铎书楠木七言联匾(一对)高:1.2cm长:95cm宽:19cm款识:李仲芳句,辛未秋日小翁书。光绪六年秋八月侄文瀚敬勒钤印:*铎私印、小园古时的读书人,尤其是出仕做官的文人,其读书治学,都会辟一间清静小室作为书斋。出于审美需要,或者是标榜自我之所需,通常会在书斋的大堂或者墙壁上悬挂匾额,这便是文房匾。用木板镌刻,悬挂在书房门口或墙壁上,既可以起到警觉戒慎和自勉的作用,又可标榜主人的高远志向和节操,展现出一种平和典雅的芸窗之美。
此件联匾以楠木为质,纹理灿烂,木色深沉,质地坚硬。其上镌以行书诗文,字体有力,气势磅礡。联文:彩毫间试金壶墨,青案时看玉字书。上款为:李仲芳句;落款:辛未秋日小翁书。钤印:*铎私印、小园,其下篆文刻:光绪六年秋八月侄文瀚敬勒。传世的联匾多为匠人所刻,此件为*铎的侄子*文瀚亲手所刻,尤为珍贵难得。铭者:*文瀚,字瘦竹,原籍江西婺源,寄籍江宁,咸丰时至上海。他工诗词,善钟鼎篆隶,精刻印,晶玉竹木,无不擅长。着有《揖竹馆诗》、《苍筤轩印存》。书者:*铎,字子宣,号小园,又号鹭洲诗通,原籍婺源,寄江宁,咸丰时至上海。精医工诗,善书画。清翡翠雕兽耳衔环三足炉
高:12cm
中国人自古就有好玉的风尚,用玉比喻人的德性,所谓「君子比德于玉」讲究「君子必佩玉」,「无故玉不去身」。清代时,随着国家的强盛,好玉之风空前盛行,皇家对玉石之喜好尤其突出。乾隆帝被翡翠那充满生机的碧绿色泽所迷醉,迅速走进了王公贵族的审美视野中,成为宫中玉器之重,慈禧太后对它们的喜爱更是达到了近乎疯狂的程度。至今故宫博物院仍保存着大量清晚期的翡翠制品,从仕女头饰至宫廷赏玩无不一包,可见皇家对翡翠的痴狂。此香炉以整块色调浓郁浑厚的翡翠雕成,炉体膛空壁均,器身以饕餮纹为主调,而两侧以龙首为对环,炉下狮首三足,一炉之内,呈各种恢弘神威图像,古代礼法深严,而香炉非皇宫贵胄不可用之。整器造型庄重大方,体现了清代宫廷仿古工玉雕的特征。而仿青铜古器最难,更是选材,一块今玉要演绎出远古青铜器的滦邃神秘,恐怕要得天时地利人和方可行之。香炉,用作祀神、供佛、焚香之器,更作为燕闲清玩而出现在古代的文人士大夫的生活里,更被视为君子化身。眼前此翡翠香炉,带一身浓郁翠色,其天然之色恰好与青铜器上的铜锈相似,既再现出那股历史厚重感,也更显示出文人好古敏求。明?胡文明制铜鎏金芝兰纹香盒
高:3.5cm直径:7.4cm
款识:“胡文明制”篆书款
此件香盒以*铜制成,盒身扁圆,子母口,口对接处皆起线,矮圈足。盒盖盒身以麻点为地,鎏金厚实,其上以高浮雕技法铸制灵芝花卉纹案,并施鎏金工艺。盒底有“胡文明制”四字篆书款。整器制做精美,皮壳包浆厚重,置于案头赏玩皆宜。胡文明,明万历年间铸铜工艺名匠,云间(江苏松江府,今属上海)人,擅长铸造铜炉与文房用具,能按古代制式造彝、鼎、尊、卣之类极为精致的铜器,在当时即为世人所珍,艺术成就极高,时称「胡炉」,或称「胡铜」。诸多铜器上镌刻有其名款。清铸古堂制铜鬲式炉
高:5.5cm口径:12cm重:g
款识:“铸古堂制”
这件器物器形为鬲式炉,又称“素圆鼎”,是由新石器时代陶鬲和上三代青铜鬲加工演化而来的一种器形。这件清代的鬲式炉,整体较为扁矮,给人一种稳定敦厚的感觉。其平唇口,收颈,鼓腹,三足,底部有篆书“铸古堂制”款。此件铜质精绝,炉型虽小却有大炉之式,有一种独特的气质和*金分割的美感。如此美器,实让人心悦意美,不忍放手。鬲式炉与其他文玩形式的铜炉不同,一般不陈放于书房案头,而是陈列于厅堂、佛堂等居中的重要位置,肃穆端仪的造型具有相当的礼仪功能。中国古代,礼仪用器总是比普通的文玩之物于精神上高出一个档次,这也是这件器物格外令人珍视的一个原因。春季拍卖会预展6月11日-12日拍卖6月13日地点广州富力君悦酒店三楼宴会厅(广州市天河区珠江新城珠江西路12号)垂询-infojoyau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