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岁时初学钟鼎文
一、书法的美育性谈及陆维钊先生的书学思想,我们首先要拈出《书法述要》。尽管该稿本是他在松江女中从事书法业余教学的一册讲稿,是一部普及浅显的入门教材,但仍可从中窥见其早期学术独特的审美视角—不拘于普及实用之功及技法层面的诉求,而是以书法视觉审美与精神品藻为出发点,并期从想象与创造中去发现更多的美感,以书法学习可以养成人的各种品性来推举学习书法的种种裨益。在四体书中,他分别对各种流派和特色进行概括,不以喜好论优劣,穷源溯流,娓娓道来,识见广博,评断精严,尤其推崇书法的美术性,他希望通过书法的学习来唤起学生对中国文化、艺术的认同与热爱。这一完全站在艺术本体的立场,超越了书法美用合一的大众文人情态,超越了将书法仅仅看成是一门手工技艺,他的书学思想更带有陶冶品性、精神食粮的色彩和取向,多少与其挚友丰子恺先生倡导的“人生的艺术”教育目标、“眼睛看美景,可以营养精神”4的教育功能说等思想有着惊人的相似!家室平生联
对于实用与艺术的关系,陆维钊先生在实用方面持肯定态度。首先是基于传统书法以写字为起点的价值取向,丝毫未逾越士人的风规。在他的精神深处,有着浓厚的守护型传统主义立场,他对学生说写字不要怕写得漂亮,不要看不起馆阁体,馆阁书家的功力是现代人达不到的。他没有因为馆阁书风千人一面于艺术才情方面加以鞭笞,而是从功力上予以肯定,这是他看到传统书法都具有的实用和艺术两大功能,以文字的实用性、艺术的教化人心作用等坚定传统艺术观。“书法以实用为起点,随着要求美化”,5《书法的欣赏(提纲)》开篇便以实用为引领,论述了文字经过三个等级变化,最终达到“复杂的感觉的美”的审美层次。教育中对学以致用的要求吸引了他作为智者理性的目光,但身为一名艺术家,他又不以实用为根本,感性的悟入、直觉中自然增加了审美的自觉意味。如何在作品中造成无中生有、境界广阔的幻觉,看一看陆先生在挥洒中营造的浓烈美感便可心领神会。他的实践何尝不是从先有明确的实用要求,进而追求和谐、平稳、整齐、明朗的初步美感,再在此基础上求得多种复杂的统一和精神性的焕发。他坚决反对为艺术而艺术的创作,反对书写时的刻意做作,从实用规矩开始,泯灭矫情、模仿的痕迹,奠定自由书写的基础和功力,提倡在水到渠成的渐变过程及审美提升中结出个性和创造风格。此外,他还肯定了学问修养、天赋条件(包括心与手)对书家成就高低的影响,提倡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学书方法。菩萨蛮大柏地
自承担组建书法专业的筹备任务开始,陆维钊先生思考更多的是教学体系的系统与书法美术性的根源。学院各位专家们曾围绕着知识系统和实践系统、各种书体的比重畅所欲言,最后由他亲手拟定《书法篆刻专业教学进度计划表》。这份用红蓝铅笔工整线格标示的课程设置表,6完整地传达了专业设置的总体设想,对照其中的课时计划,思想性显见—对书法实践的重视,并以篆刻、中国画相辅,理论支撑不仅在于书(印)史、书(印)学、文字学,还需要大量的艺术概论、美术史的学习,加上古典诗文、艺术修养等文化素养课时支持,与实践教学几乎平分秋色。看似一门传统的艺术,应承载诸多基础厚度。作为以后定稿的教学计划(草案)稿,笔者经过细细比较,仅在个别课程名称、课时分配上稍有修改,主体框架明显是将该表作为原始蓝本,陆先生筚路蓝缕之功有史可征,弥足珍贵,而“书法的美术性”是其中的主导思想。年,陆维钊先生又为首届研究生手订《教学纲要》分九块六十条的拓展叙述,7共同组成陆维钊书法教育体系的主干,其中所涉文字学、金石学、国学修养、中外文化交流等诸方面,将“书法的美术性”引向精深,成为其教育思想的重要文献,值得研究。羊角友情联轴
二、诗书画会通浙美中国画教学当时在潘天寿先生的主持下成为全国中国画重镇。这一重镇的深刻内涵在于立足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