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基于“蓄-滞-渗-排”过程发挥水文调蓄功能。基于“降雨-径流”过程中湿地水文调蓄作用的强度和效应的变化,将其划分为3个阶段:持续蓄水期、间歇性蓄满产流期和持续蓄满产流期。在降雨之初,若湿地土壤具有较低的土壤含水量,湿地可以全部储蓄其汇水区内的降雨量而发挥削减径流的作用。随着降雨的增加,湿地储蓄水量和削减径流量逐渐增加;当湿地的土壤接近饱和,湿地本身及其汇水区所在的负地貌蓄水接近最大值(湿地地下水位逐渐接近于地表),湿地就会发生间歇性的蓄满产流;随着累计降雨量的进一步增大,湿地地下水位等于地表时,湿地就会持续产流,从而增加地表径流和河道径流。上述可见,在一定的条件下,流域尺度湿地水文调蓄功能存在阈值性,当低于该阈值时,湿地主要发挥储蓄水量和削减径流的作用;当超过该阈值时,湿地水文调蓄功能会发生本质性改变,主要发挥产流输送和增加径流的功能(图3)。
参考来源
[1]吴燕锋,章光新.流域湿地水文调蓄功能研究综述[J].水科学进展,,32(03):-.DOI:10./j.cnki.32...03..
只研地理与教育只搞交流与分享只做研究与学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