萹蓄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干姜
TUhjnbcbe - 2022/6/8 13:38:00
北京看手足癣的好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593378.html

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温肺化饮。脘腹冷痛,呕吐泄泻,亡阳厥逆,寒饮喘咳,寒湿痹痛。

灯盏与香水

有个小伙子,平时很喜欢运动打篮球,人家说爱运动的人身体健康,这句话没有错。可为何他经常运动,身体反而不如那些很少运动的朋友?

有一次他打完篮球后,又按惯例到小卖部要了一瓶冷饮可乐,一喝下去,还不解渴,平时只喝一瓶的,他突然想再来一瓶,于是又买来一瓶,一口气又把那瓶可乐吹下去了。

喝完可乐,当时觉得冰爽,没什么异样,一到晚上突然觉得没什么胃口,不想吃东西,勉强吃了一小碗饭,一到半夜,腹中冷痛如刀绞,随即上吐下泻,折腾了一个晚上都睡不着觉。

第二天去找医生,医生便说这是痢疾,便给他用上*连素片,吃了后虽然不拉肚子了,但肚子还隐隐作痛,一吃东西就吐。

舌苔白腻,医生说,这是寒湿,又给他用了藿香正气散。

吃完几剂后,是不会再呕吐了,可肚子还隐隐作痛。

这样一直拖了半个多月都没好彻底,他终于敲开了竹篱茅舍的门。

小指月一摸他双手,居然是凉冷的,一个小伙子经常爱运动,应该血气方刚,阳气充足,怎么四肢都不热呢?

然后小指月带着疑惑又去摸他中煎脾胃的脉,一摸右关脉濡弱无力,濡为湿邪重,弱乃脾阳虚,湿重脾虚,所以舌苔白腻,大腹冷痛,四肢手脚不温。

这小伙子问,大夫,为什么我两边眼眶都黑的。

老爷爷说,小伙子,上眼皮属胃,下眼皮属脾,你下面眼袋黑色那么重,是脾阳虚寒湿过度。

这小伙子哪里听得懂,什么是脾阳虚,寒湿过度?

老爷爷便跟他解释说,你这是寒邪直中脏腑所致的腹痛,所以你不能再吃生冷瓜果冰冻可乐凉茶冷饮了,而且晚上要少吹空调,要用被子把自己肚脐周围盖牢。

这小伙子说,我晚上睡觉都不盖被子,没有空调怎么能睡得着?

老爷爷说,不能够为了欲望损伤健康,热是因为性子太急,年轻人把心性放缓点,别那么焦急,你身体就没那么怕热了,体质也会上去的。

小指月说,那爷爷用什么药呢?

老爷爷说,就用他那藿香正气散都挺对证的。

这小伙子说,那为什么我吃一个星期都吃不好呢,照样肚中冷痛?

老爷爷说,那是因为你没有注意养生,如果懂得去寒就温,别贪凉饮冷你的病早就好了。

这小伙子点点头,老爷爷说,指月给他再加把火,用干姜研粉每次冲服两钱,配合藿香正气散。这小伙子回去就多用了一味干姜,一吃肚子就不隐痛了。

怎么吃了那么久的藿香正气散没好过来,加一味干姜就好了呢?

小指月带着疑惑问起爷爷来。

爷爷说,《主治秘要》讲,干姜能补火助阳,去脏腑沉寒,发四肢经络冷气,疗寒冷腹中痛。

小指月说,为什么要用干姜配藿香正气散呢?

老爷爷叫指月做个实验,拿上两把灯盏,一把没点火,在灯盖上涂上点香水,发现香水味道不浓,而在另一把灯盏上点起火来,然后在灯盖上涂上点香水,这香水马上芳香四溢,香气迅速扩散到四周去,真是满室飘香,无处不到。

小指月疑惑地问,为什么前后差别这么大,把灯火点起来,香气就传开了,而且传得很远。没有点起灯火来,这香水挥发得就不够厉害。

老爷爷说,凡芳香之药得阳气便跑得快,若阳火充足,必定香气大出,无处不到。干姜就像灯盏,而藿香正气散就是香水。

所以纯用藿香正气散,如果碰到腹中沉寒,就如同香水进入无火的灯盖,香气不能飘散,渗入各个肠腑经络死角。如果用藿香正气散,加上干姜,这时就像沉寒的肚腹里头点起一把火,用干姜点火,使肚腹暖洋洋,这藿香正气散再进来后,一下子就被运化散布,身体肠腑各个死角有寒湿留滞,都能够被藿香正气散化掉。

小指月恍然大悟说,爷爷,难怪这小伙子吃完药后肚子没隐痛了,手脚也暖了,之前吃那么多藿香正气散,没有足够的阳气便运不开,现在配上干姜温脾散寒,令得胃肠暖洋洋,那药力就迅速布散开来。使寒湿在身体彻底被化散,所以痛去身安。

随后小指月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补阙肘后方》曰,治突然心胃痛,即卒心痛,用干姜粉,温酒送服方寸匕,六七次就好了。

《千金方》曰,治中寒水泻,用干姜研粉,饮服两钱。

若要痰饮退,宜用姜辛味

一个病人淋雨感冒后,一直咳吐清稀样痰水,半个月都好不了。

老爷爷问,什么时候咳得最厉害呢?

病人说,晚上一咳起来都没办法睡觉。

老先生说,那你现在还吃什么药呢?

这病人说,还吃消炎药。

老先生说,无炎症可消,必消伤人体正气,你现在感冒好了,身体阳气亏虚,又得了痰饮病,痰饮清白,身上火力不足,就不能再消炎清火了。

病人问,那该怎么办呢?

老爷爷说,指月,痰饮该怎么除?

小指月引《伤寒论》上的条文说,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爷爷说,那用什么药可以温肺化饮呢?

小指月说,干姜能温肺化饮。

老爷爷说,再加细辛跟五味子,三味药是寒痰留饮的一个药阵,这叫若要痰饮退,宜用姜辛味。

这病人就服了两剂姜辛味,胸中如同云开雾散,不再咳吐清稀样痰,真是药若对证一碗汤,药不对证满船装啊!

小指月说,为什么用干姜、细辛、五味子呢?

老爷爷说,这三味药是从《伤寒论》的小青龙汤里头化裁出来的,退胸中寒痰留饮神效。

这寒痰留饮就像一派阴霾,这些阴霾蒙在肺中,非阳气不化,所以要制阳光以消阴翳,干姜治胸肺阳气,细辛能温散留饮伏结,再通过五味子把上泛外溢的痰饮收下来,这样寒饮得温则化,遇属收的五味子便往下窍出。

所以病人服完药后,饮消痰化,晚上不再咳醒。

更多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点击查看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目录1,收藏!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防己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桑枝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豨莶草、臭梧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海桐皮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络石藤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老鹳草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穿山龙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丝瓜络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五加皮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桑寄生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金毛狗脊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千年健

孙俩的中医故事()-雪莲花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鹿衔草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石楠叶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藿香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苍术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厚朴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砂仁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白豆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茯苓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薏苡仁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猪苓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泽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冬瓜皮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玉米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葫芦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香加皮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枳椇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泽漆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蝼蛄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荠菜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车前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滑石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木通、通草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瞿麦、萹蓄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地肤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海金沙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石韦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冬葵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灯心草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萆薢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茵陈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金钱草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虎杖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地耳草、垂盆草、鸡骨草、珍珠草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附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干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