萹蓄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金匮名医验案精选风引汤
TUhjnbcbe - 2022/6/13 23:42:00
北京看白癜风的最好医院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金匮名医验案精选---风引汤

大*干姜龙骨各四两(各12克)桂枝三两(9克)甘草牡蛎各二两(各6克)寒水石滑石赤石脂白石脂紫石英石膏各六两(各18克)

上十二味,杵,粗筛,以韦囊盛之,取三指撮,井花水三升,煮三沸,温服一升(现代用法:水煎两次,温服)。

风引汤:除热瘫痫。(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三)

风引,乃风痫掣引之义。汤名风引,可知本方重在熄风止痉,所治之证,即为中风、惊痫、抽搐之类,良由心肝热盛,化火生风所致。故治疗重点当以清心肝之火热,熄心肝之风气,镇心肝之神*为法。风引汤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汇加六种石药(寒水石、滑石、赤石脂、白石脂、紫石英、石膏)即在于清肝以熄风,镇心以安神;又妙用大*之苦寒泻下,则使热泄而风熄;恐方中寒药过多伤胃,故佐以性温守中之干姜,可克寒凉之弊。本方为治疗热极生风或阳亢化风之中风病的常用方剂。

一、中风(脑卒中)

颜德馨医案:陈某,男,59岁。初诊:水亏木旺,头晕复发,曾经昏仆,不省人事,苏醒后头额两侧胀痛,右侧肢体痿废,大便干燥,小溲*赤,面部潮红,脉弦细而数,舌苔薄*。血压:24/16kPa。

头为诸阳之会,唯风可到,外风引动内风,急以风引汤平肝熄风:石膏30g(先煎),寒水石30g(先煎),滑石15g(包),生牡蛎30g(先煎),石决明15g(先煎),龙骨30g(先煎),大*4.5g,生甘草4.5g,川牛膝9g,川杜仲9g,7剂,

二诊:药后血压下降,肢体活动灵活。原方加桂枝4.5g,7剂。药已中鹄,诸症次第减退,健康在望。(国医论坛;(3:22)

按语:(原按)脑卒中是急性脑血管疾病,与祖国医学“中风”大体相同。多由忧思恼怒、饮食不节、恣酒纵欲等因,以致阴阳失调,脏腑气偏,气血错乱。颜老运用风引汤加减治疗,效果显著。方中大队石类药潜镇以制肝阳之暴逆,辅以大*苦寒直折,釜底抽薪,俾炎上之风火不得再萌。

初诊去桂枝、干姜、石英、石脂,以内风动摇当避辛温固涩,加入牛膝、石决明则增强潜阳熄风作用。二诊添桂枝疏通经络,目的利于肢体活动之复原。颜老说:“中脏得回,邪滞经络,麻木不仁,昏冒流涎,肢废不能动,舌喑不能言,此等痼疾,治风养血,不堪保久,良非善策。宜祛瘀通络。方中大*、桂枝同用,内外合辙,是治风之大手法,仲景早开其端绪矣”。

二、阳亢动风(高血压)

杨天知医案:姜某某,男,52岁,农民。年9月3日初诊:素患高血压病,半月前与人口角后,头晕头痛,烦躁易怒,有时感到左上肢抽动,唇战。面红如醉,油亮发光,诊断为高血压,服降压西药及镇肝熄风汤、龙胆泻肝汤、温胆汤等方剂,诸症不减,血压不降。舌质红,苔*厚,脉弦滑,血压/毫米汞柱,治宜清热泻火,熄风潜阳。方用风引汤加生石决明、双钩各30克,5剂。9月15日二诊,血压/85毫米汞柱,上方连服月余,血压一直维持在~/85~90毫米汞柱之间。(浙江中医杂志;9):)

按语:(原按)《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丹溪心法·头眩》有“无痰不作眩”的说法。本例眩晕,由于恼怒郁懑,气郁化火,火盛生风,风生必挟木侮脾土,脾气不行,聚液成痰。风火皆为阳,阳主动,两动相搏,挟痰上扰清窍所致。前者虽用镇肝熄风、清泻肝热、燥湿化痰之方药,然均不及风引汤清热泻火、熄风涤痰之力。故改服本方后,数剂症侯即见好转,连服告愈。

三、半身不遂

*竹斋医案:冯某,女,17岁。北京市人。患痉挛性右半身不遂病近一年。于年6月12日初次门诊。检查患者左臂不能举,时屈腕挛,手指拳曲如钩,不能伸展,下肢强直,脚腕挛急,行走不便,两手脉弦细,诊断为痉挛性半身不遂,初期偏枯病。

针肩髑、肩峁、曲池、阳溪、合谷、后溪、风市、阳陵泉、解溪、丘墟、内庭等穴,共针19次;服小续命汤,每日一剂,分二次服。共27剂;防风汤5剂。手能上举至头,但手腕拘急,掌指拳曲,须用右手力擘才能伸屈,而放手随曲如故。改服风引汤散,每剂5钱,水煎服,日二次,共服20剂而手腕舒展恢复正常。至11月20日停诊。(陕西中医;3:97)

按语:*氏认为,所谓“风引”,指中风而牵引,即指瘼疚,也就是类似瘫痫的病。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王焘《外台秘要》、孙思邈《千金要方》等书,均有关于运用此方治疗脚气、风痫等病的记载,疗效可靠。

四、瘛纵(癔病性抽搐)

杨天知医案:王某某,女,15岁,学生。年4月5日初诊:10天前因情志不遂,夜晚外出受风,回宿舍后,突然抽搐,近日来,每晚均有发作,前天又发作数次,伴昏睡。检查:神识恍惚,瞳孔对光反射稍迟钝。克匿格氏征一,巴彬斯基氏征一,四肢肌张力微高。体温38.5℃,末稍血检查:白细胞/mm。中性粒细胞77%,淋巴细胞23%。既往健康,无家族病史。

诊断为癔病性抽搐。望舌质红,苔*厚腻,切脉弦滑而数,治宜熄风潜阳。方以风引汤加橘红、全蝎、防风各10克,2剂。4月7日二诊:精神安定,抽搐次数已减,继予上方3次出院。1周后复学,一切如常。(浙江中医杂志;9:)

按语:(原按)抽搐,古称“瘛纵”。《素问玄机原病式》曰:“热胜风搏,并于经络,风主动而不宁,风火相乘,是以瞀瘛生矣。”本例抽搐是由情志不遂,郁而化火生痰;外风引动内风,风动痰升,闭塞经络,蒙蔽清窍所致。故用风引汤清热涤痰,配橘红、全蝎、防风祛风化痰通络,方药中肯,故效若桴鼓。

五、癫痫

匡显祥医案:方某某,男,12岁。突然双目上视,旋即仆地,不省人事。口流涎沫,手足抽搐,醒后如常人。一13发1~2次,反复发作历时三载余,曾服中西药罔效。近来加剧,每13发作2~3次,每次约2~3分钟方醒,伴头晕、口苦、目赤、胸胁烦闷、大便干结、溲赤、寐中梦多或惊叫,两颧部有时泛赤色(发作前自觉灼热)。舌边尖红,脉沉弦。

《证治准绳》记述刘宗厚论痫谓:痫者,因其有痰有热,客于心胃之间,常闻大惊而作,若热盛,虽不闻惊亦发作。本证日趋加重,属肝火益炽,肝阳亢盛,引动肝风为患,症虽急,病难速已。痰热蕴结,痰火迷心,治宜除热祛风,豁痰开窍。

处方:生大*30克,干姜30克,生龙牡各24克,桂枝15克,寒水石、赤白石脂、紫石英、生石膏各45克,生甘草15克,芦根40克,枳实15克。共研粗末,每次60克煎服。

连服20天,症状明显减轻(每半月发作一次,发作时间也缩短)。守方加石菖蒲20克、川贝10克,调治月余未见发作。嘱坚持服药三个月,并间以六君子汤送服,以助脾运化。随访一年余未发。(江西中医药;3:16)

按语:本案为肝风挟痰火上扰清窍而发,宜用风引汤以平肝熄风,豁痰开窍。

六、狂证

寿苍医案:我女患麻疹,在落屑之期,口渴思饮,呼茶不应,盛怒之下,遂成狂疾。初服龙胆泻肝汤三剂无效,乃以“实则泻其子”之法,与三*泻心汤加当归、甘草(大*、*芩、*连、当归各30克,甘草15克),一剂顿愈,愈后尚继服三剂,不料两月后又复发狂,援前法泻心竟无一点效验,所有吐泻攻劫之法几遍,三个月病势依然如故。

余翻求方书,在《医学从众录》中“痉厥癫狂痫篇”内得陈修园发挥喻嘉言风火土木相因为害的奥义,彼叙此等疾病用时方无效时,主张用风引汤和乌梅丸两方。余觉其义重彻,于是连服8剂,神志即清楚如常。后易之安神定志之枣仁、远志、茯神、龙骨、牡蛎、白术、菖蒲、朱砂、甘草等药,巩固疗效,以善其后,至今十余年并未复发。(江苏中医;6):33)

按语:足见风引汤为治“怒狂”之良剂。

七、躁动证(小儿舞蹈症)

杨天知医案:王某某,男,1l岁,学生。年1月15日初诊:3个月前在学校上操赶不上队伍,手握笔不紧。继而常挤眉弄眼,两手乱动,握物不紧,走路腿颤。某院诊断为小儿舞蹈症,久治不效。今形体消瘦,面色萎*,神志不安,舌红苔腻,脉象弦滑:服用风引汤5剂。20日二诊:走路较稳,余证同前,上方加防风、蝉衣、羌活,7剂。27日三诊:上述症状均有好转。守上方治疗2月余痊愈。(浙江中医杂志(9:~)

原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风胜则动。”本例患儿,由于冬月早起上学,感受风寒之邪,小儿为纯阳之体,受邪极易化热,引动肝风,出现两手舞动等症状。治用风引汤清热镇肝熄风,配防风、蝉衣、羌活疏散风邪,连服2月,风熄证平。

八、气厥

马云衢医案:金某,男性,成年人。卒病僵直,仰卧,昏不知人,面呈土色,闭目,口张,下颌紧,推之不能合,呼吸喘促,两手指微弯。据谓病者于工作时间与人抵忤,被对方推倒所致。曾施针刺,既苏复昏。继注强心剂,数度无效,失去知觉,已逾6小时矣。余诊其脉,浮而数,趺阳脉,萦如丝,断其为“气厥”。

按病虽重,经时虽久,仍有可为。盖生机未至全绝也。乃由李某某老师先用针治:余即处方,并着先煲水以候煎药。针后稍苏,但不久复瞑。余着即服六味丸少许,即予拟方药连续灌进,精神复苏,遂约明日再诊。处方如下:紫石英18克,寒水石12克,龙骨12克,石膏18克,桂枝9克,牡蛎24克,大*6克,白石英21克,干姜6克,赤石脂12克,滑石18克。

越晨按时往诊,病者可蹒跚行,见其色稍润,其神已清。自云:服药后能宁睡,小便*赤,未有大便,今早已啜粥,但觉头晕,胸中不舒。聆其声,低沉,舌色微红,脉来徐而不疾,一切有向愈之机。再处方如下:茯苓30克,白术24克,龙骨30克,桂枝18克,牡蛎30克,春砂花12克,炙草18克。煎服。越日而精神复康,不复再诊,并已能照常工作矣。(广东中医;(3):33)

按语:与人抵忤,怒火中烧,风火相煽,气逆于肝而发气厥,故与风引汤凉肝熄风。精神复苏后见头晕,胸中不舒,乃风去痰饮未净之象,故又以苓桂术甘汤化痰饮,加龙、牡以安神定志,方逐渐康复。

九、暑温(乙型脑炎)

匡显祥医案:芦某某,男,4岁。一九八三年八月七日住院。患儿高热,项强手足抽搐,角弓反张,牙关紧闭呈间歇性发作,大便数日未解,小便自遗,面赤,口燥渴,舌赤苔*燥,脉浮数。检见:T40.5℃,P次/分,BPl04/67mmHg,全身皮肤粘膜未发现出血点及皮疹,浅表淋巴结未见肿大,颈项抵抗(++),呼吸急促,呼吸音粗糙,膝反射亢进,巴彬氏征阳性。血化验:WBC12,/mm3,N78%,L11%,脑脊液压力80滴/分,无色透明,小便化验正常。综观诸证,实是暑热为患,内陷厥阴之证。暑热炽盛,邪入心营,故舌赤;阳明炽甚,故苔*燥;引动肝风,故抽搐、项强、角弓反张;热滞于中,故大便数日不行;热迫于下,故溲自遗。拟清热熄风为法。

处方:生石膏15克,寒水石9克,生龙、牡各5克,生大*4克,生甘草3克,滑石10克,赤、白石脂各10克,紫石英10克,丹皮4克,羚羊角粉2克(冲服),钩藤6克。服2剂后,热降至38.5℃,抽搐渐止,继进3剂,诸症悉减。但夜难入寐,多啼哭动扰,守上方加枣仁、桑叶各6克,送服六味地*丸,诸症悉平。后以清滋运脾之药调理而痊。(江西中医药;(3:16)

按语:暑热内陷厥阴,引动肝风,属热极生风类,故用风引汤加羚羊角、钩藤凉肝熄风为f台。此等证候,最为凶险,但若治之得法,亦可获桴鼓之效。

十、木舌

黎庇留医案:龙田坊吴心明乃翁年逾花甲,忽患舌大满口,不能食,不能言。余审其脉洪大,是风气入心。风承火势,火借风威。主风引汤,一服而愈。(《黎疵留医案》)

按语:舌为心之苗,心火上炎,则舌大而不能言,与风引汤除其火热即愈。

十一、不寐(神经衰弱)

刘俊士医案:车某某,女,40岁。年12月19日初诊。心烦急躁,失眠已3~4年。最近月来心烦、失眠加重,且伴有多梦,口干欲饮,大便干1次/13,尿*,耳鸣,特别是手足心烦热,且有呃逆等。月经前后不定,量不多,无血块。血压/95毫米汞柱。心电图正常。胸透阴性。总胆固醇.2毫克%,三酸甘油酯.0毫克%,血糖88毫克%,白分及尿常规均正常。

舌红,两脉均弦细,症属阴虚火旺,虚火扰心,心肾不交,泻火安神风引汤主之。大*1克,干姜6克,龙骨9克,桂枝6克,甘草6克,牡蛎15克,寒水石15克,滑石15克,赤石脂6克,紫石英15克。3剂。

年1月13日二诊,3剂后失眠好转,口干减,大便不干,耳鸣减,原方12剂。

年1月三诊,诸症已愈,以原方6剂加减以善其后。

年3月12日四诊,病人多次来诊,谓服上方要2付量作一付服方可生效,按上方双倍量继续服上方6剂,可以不发作。(《古妙方验案精选》:62)

按语:肝为厥阴风木,下连肾水为乙癸同源,上接心火,成子母相应。心肾不交,水火失济,见心烦不得卧,手足心热,口干,舌红,脉弦细,于此之时,可治从肝木,宜以凉肝安神为法用风引汤。夫肝火一清,则肾阴得复,心火得平,水火既济,而寐得安矣。

十二、肝郁化热

刘俊士医案:曲某,女,66岁,年4月初诊,四肢发热已两年,有13干,咽干,两肋胀满,心烦不已,好叹息,两便尚正常,无盗汗。两脉弦细,舌质红,舌后稍腻。证属肝郁气滞,久郁化火伤阴,阴虚内热。

风引汤合增液汤加减。寒水石15克,生石膏15克,滑石15克,紫石英15克,龙骨,牡蛎各30克,元参15克,麦冬15克,生地15克,麦芽15克,茵陈9克,没药9克,甘草3克,6付。年4月二诊,4剂后四肢发热大减,口干,口苦等均减,但仍有口干,上方加龙胆草3克,4付以善其后。(《古妙方验案精选》:62~63)

按语:肝郁气滞化热,并有伤阴之象,在疏肝清热同时,注意柔肝养阴。否则,郁热难除,气滞难消。

十三、斜颈

楼萸芳医案:*某某,男,4岁。年6月29日初诊。因呕吐半月、于5月19日续发抽筋,颈项强直,角弓反张,诊为结核性脑膜炎而住院,二十八天后好转出院。现后遗语言不清,步态不稳,斜视等。辨证属肝肾阴虚之痿证,予滋水涵木,化痰熄风利窍之药,症状明显改善。七月十四日复诊,见患儿斜颈,头向右偏十五度,不能自动纠正。查颈无明显抵抗,亦无其他异常。予养血益阴通络药七剂无效,且颈斜日甚。西医会诊,谓有脑底粘连可能,未予处理。

经反复思考,忆及《金匮》风引汤可治“热瘫痫”,并有用本方治愈妇女绝育术后斜视的报道,遂于7月22日处方:滑石、寒水石、赤石脂、紫石英、生龙骨、生牡蛎各10克,桂枝1克,制大*、甘草各3克,干姜2克。服5剂后颈斜好转,继服3剂,已基本纠正,带回前方5剂善后,同年10月随访,已恢复正常。(浙江中医杂志;9:)

按语:(原按)风引汤方中诸石药清热熄风,佐以大*导热,干姜、甘草温中和胃,桂枝通络宣痹,且制约诸石药寒涩之弊,组方严谨,具清热镇静缓急之功,由热性病引起之痫、瘫、拘挛筋急、项强之症,均所适应。本例结核性脑膜炎后遗斜颈,用此方正合病机,故收良效。

十四、流火

殷品之医案:萧某某,男,33岁。一诊:腰背酸楚,犹如火灼,有时走窜周身四肢。当其走窜它处时,腰背灼痛减轻,舌红而鲜艳,脉浮滑而数。病延13年,此系络脉空虚,风火为患,治以养血镇肝清热。拟《金匮》风引汤出入:大生地、京玄参各12克,左牡蛎30克,花龙骨、灵磁石、寒水石、赤、白石脂各15克,紫石英10克,大白芍、全当归、炒*芩各9克,生石膏20克,生甘草3克。3剂。

二诊:服药后诸证缓解,颇欲睡眠,佳象也。脉弦数,舌尚红,药既中肯,再予前法续进。大生地24克,左牡蛎、生石膏各30克,花龙骨、灵磁石、寒水石、紫石英、赤、白石脂各15克,川桂枝(后入)、粉甘草各3克,炒*芩、炒白芍、净萸肉、野百合各9克。3剂。

三诊:投养血镇肝清火之剂,走窜灼热之势已轻。肝为藏血之脏,阴血不足,则风火走窜,非镇肝不足以遏其走窜之势,非养血不足以填其络脉之虚,非清火不足以熄其灼热之焰。再予前法续进:生地*、花龙骨、全当归、赤、白石脂各12克,炒*芩、炒赤芍、滁菊花各9克,生石膏、左牡蛎各30克,寒水石、紫石英、灵磁石各15克,川桂枝3克。3剂。

四诊:以往遗泄后,周身走窜甚剧,腰部灼热酸楚亦增。前昨二日遗泄,未见周身窜动,腰部灼热酸楚亦不若前甚,仍予镇肝熄风、养血清热:大生地、石决明各18克,生石膏24克,牡蛎30克,花龙骨、赤、白石脂、紫白石英各15克,粉丹皮、炒*芩、朱茯苓、滁菊花、大麦冬各9克。5剂。上方迭进10多剂,风火已熄,诸证俱消。(浙江中医学院学报;(5):50)

按语:本案为肝血不足,风火走窜,此时非镇肝熄风清热不可,故服风引汤加当归、白芍、生地等养血之品而获愈。

十五、风隐疹(荨麻疹)

张树本医案;李某,女,17岁,年9月18日初诊。患者数年来每逢夏末秋初必发荨麻疹,常历时半月之久。今秋已发病5天,始皮肤发痒,手搔后迅即出现浮肿性红色风团,此起彼愈,伴见心烦溲短,便结腹痛,舌尖红,苔*腻,脉浮数。证属暑湿蕴热,心火内积,风邪相搏,怫郁于肌肤。

治宜泻火利湿,祛风安神。处方:大*(后下)、甘草、桂枝各8克,生石膏、滑石、寒水石各24克,龙骨、牡蛎、紫石英各20克,蝉衣10克,鲜浮萍30克。2剂。药后便畅溲长,疹消痒止而愈。(中医杂志;(9):55)

按语:以疹、痒、皮肤糜烂为主的皮肤病,多由外受风、火、湿、*之邪,相互搏结,蕴蒸于肌肤所致。其治疗既要注意肌肤所受之邪,又不可忽视脏腑功能失调的病理产物,应内外兼顾,用风引汤甚为合拍。

考《千金要方》紫石散与本方组成相同,为“治大人风引,少小惊痫瘛纵,日数十发,医所不疗,除热方”。而大人风引、少儿惊痫瘛疯,正是火热生风之候也,与风引汤所治亦同。故风引汤之运用,当突出“除热”二字。

方剂心得十讲-焦树德

第四讲祛风、祛寒、祛湿的方剂

风引汤

处方:大*、干姜、龙骨各60克、桂枝45克、甘草、牡蛎各30克、寒水石、滑石、赤石脂、白石脂、紫石英、石膏各90克,上药共为粗末,每次用4~6克,以水贰小杯煎煮3~4沸,去渣,分两次温服。大便干燥者,可稍加量。大便溏泄者,可稍减量,或一日服1次,灵活掌握。

此方古人主治大人风引(风痫掣引)瘫痪,小儿惊痫、瘛疭,日数十发者。自60年代起我曾用此方治疗血压高、体盛便秘、头昏欲作中风者,可以起到预防中风的作用,也用于治疗脑血管病(中风)后遗半身不遂,并能预防「复中」(第2次或第3次中风),均起到了理想的效果。

此方为镇降清热之剂。中风之病,原因虽有种种,但多由于风火内生,痰热亢盛逆塞灵窍,故昏倒而人事不省,痰阻经络而肢体不遂等等。方中以龙骨潜镇安神,牡蛎潜志敛神,桂枝通阳气,甘草缓急迫,四药相合,先安心肾为主药。内风发动必挟肝木之势侮其脾土,脾气不行,则湿停液聚,又受风火相煽而湿热生痰,可致风痰上犯之证,故又以大*荡涤湿热风火之邪,活血祛瘀,推陈致新,以杜痰火阻塞之源,为辅药。又取干姜温脾燥湿,并防寒药伤中;赤、白石脂燥湿健脾;滑石利湿健脾,石膏清肺以制肝,为佐药。重用寒水石之寒,以壮肾水制火之阴气,紫石英之甘温以镇补已虚之心神,为使药。诸药相配,使五脏得安,故上述诸症皆能主之。

中风之因虽多,但可归纳为风、火、气、血、痰,五邪相互交错而成。本方风、火、痰血皆有药所主,并能调整五脏相互平衡,惟治「气」的药似乎缺乏,虽有石膏可以清金制木,牡蛎潜纳肝阳,但对肝气的疏达则无药专主。所以我用此方时,常常再加入香附45克,不仅能疏肝理气,使气舒火熄,并能行十二经之气,以助气血的循行通畅。

此方出《金匮要略》。因《千金要方》有紫石煮散、《外台秘要》有紫石汤,与本方相同,故后世有人说风引汤是宋人所附者,有人说为仲景之方者,有说不可轻用者,有深赞其方者等等。言皆有据,莫衷一是。然而均未谈到临床应用有无效验。故清·汪昂说:「抑亦门外揣摩云尔也。」(引自《金匮要略辑义》)中医学术最大特点是与临床密切结合,临床疗效是检验理论与方药的准则。我通过几年的临床应用,体会到本方治疗中风病,确有较好的效果,希大家遵照辨证论治的精神,随证选用,以使这一古方广为今人解除病苦。

注意,虚寒证者不可用此方。

推荐:阅素灵老师的脉学课程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推荐阅读:

金匮名医验案精选

金匮名医验案精选---栝蒌桂枝汤

金匮名医验案精选---麻*加术汤

金匮名医验案精选---麻*杏仁薏苡甘草汤

金匮名医验案精选---防己*芪汤

金匮名医验案精选---栝蒌牡蛎散

金匮名医验案精选---苦参汤

金匮名医验案精选---雄*熏方

金匮名医验案精选---赤小豆当归散

金匮名医验案精选---升麻鳖甲汤

金匮名医验案精选---鳖甲煎丸

金匮名医验案精选---蜀漆散

金匮名医验案精选---侯氏黑散

《药性歌括四百味》是明代医家龚廷贤所著。

是学习中药的启蒙读物,它以四言韵的形式,介绍了味常用中药的性味、功能、主治。内容简明扼要,押韵和谐,读之朗朗上口,便于诵读记忆。是学习中药知识的启蒙文言,数百年来广泛流传,深受初学者的欢迎。

推荐阅读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人参、*芪、白术、茯苓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甘草、当归、白芍、赤芍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生地、熟地、麦冬、天冬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连、*芩、*柏、栀子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连翘、石膏、滑石、贝母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大*、柴胡、前胡、升麻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桔梗、紫苏、麻*、葛根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薄荷、防风、荆芥、细辛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羌活、独活、知母、白芷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藁本、香附、乌药、枳实、枳壳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枳壳、白豆蔻、青皮、陈皮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苍术、厚朴、天南星、半夏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藿香、槟榔、大腹皮、香薷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扁豆、猪苓、泽泻、木通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车前子、地骨皮、木瓜、威灵仙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丹皮、玄参、沙参、丹参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苦参、龙胆草、五加皮、防己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地榆、茯神、远志、酸枣仁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菖蒲、柏子仁、益智仁、甘松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小茴香、大茴香、干姜、附子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川乌、木香、沉香、丁香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砂仁、毕澄茄、肉桂、桂枝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吴茱萸、元胡、薏仁、肉豆蔻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草豆蔻、诃子、草果、常山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高良姜、山楂、神曲、麦芽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苏子、白芥子、甘遂、大戟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芫花商陆海藻牵牛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葶苈子、瞿麦、三棱、五灵脂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干漆、蒲*、苏木、桃仁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莪术、姜*、郁金、金银花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漏芦、白蒺藜、白及、蛇床子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天麻、白附子、全蝎、蝉蜕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僵蚕、蜈蚣、木鳖、蜂房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花蛇、蛇蜕、槐花、鼠粘子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茵陈、红花、蔓荆子、马兜铃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百合、秦艽、紫菀、款冬花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金沸草、桑皮、杏仁、乌梅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天花粉、瓜蒌仁、密蒙花、菊花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决明子、犀牛角、羚羊角、龟甲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木贼草、鳖甲、桑寄生、火麻仁、山豆根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益母草、紫草、紫葳、地肤子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楝根皮、樗根、泽兰、牙皂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芜荑、雷丸、胡麻、苍耳子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蕤仁、青葙子、谷精草、白薇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白蔹、青蒿、白茅根、大小蓟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枇杷叶、射干、*箭羽、夏枯草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卷柏、马鞭草、鹤虱、白头翁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旱莲草、山慈菇、榆皮、钩藤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豨莶草、辛夷花、续随子、海桐皮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石楠叶、大青、侧伯叶、槐实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瓦楞子、棕榈子、冬葵子、淫羊藿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松脂、覆盆子、合欢、金樱子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楮实、郁李仁、密陀僧、伏龙肝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石灰、穿山甲、蚯蚓、蟾蜍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刺猬皮、蛤蚧、蝼蛄、桑螵蛸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田螺、水蛭、贝子、海螵蛸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青礞石、磁石、花蕊石、代赭石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黑铅、狗脊、骨碎补、茜草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王不留行、狼*、黎芦、蓖麻子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荜茇、百部、京墨、女贞子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瓜蒂、罂粟壳、巴豆、夜明砂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斑蝥、蚕砂、胡*连、使君子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赤石脂、青黛、阿胶、白矾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五倍子、玄明粉、通草、枸杞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精、何首乌、五味子、山茱萸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石斛、破故纸、薯蓣、苁蓉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菟丝子、牛膝、巴戟天、仙茅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牡蛎、川楝子、萆薢、续断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龙骨、人之头发、鹿茸、鹿角胶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腽肭脐、紫河车、枫香、檀香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安息香、苏合香、熊胆、硇砂、硼砂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朱砂、硫磺、龙脑、芦荟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天竺*、麝香、乳香、没药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阿魏、水银、轻粉、砒霜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雄*、珍珠、牛*、琥珀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血竭、石钟乳、阳起石、桑葚子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蒲公英、石韦、萹蓄鸡内金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鲤鱼、芡实、石莲子、藕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龙眼、莲子须、石榴皮、陈仓米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莱菔子、砂糖、饴糖、麻油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白果、胡桃、梨、榧子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竹茹、竹叶、竹沥、莱菔根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灯草、艾叶、绿豆、川椒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胡椒、石蜜、马齿苋、葱白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胡荽、韭、大蒜、食盐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莲子、大枣、生姜、桑叶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浮萍、柽柳、胆矾、番泻叶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寒水石、芦根、银柴胡、丝瓜络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秦皮、紫花地丁、败酱草、红藤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鸦胆子、白藓皮、土茯苓、马勃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橄榄、鱼腥草、板蓝根、西瓜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荷叶、豆卷、佩兰、冬瓜子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海金沙、金钱草、赤小豆、泽漆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葫芦、半边莲、海风藤、络石藤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桑枝、千年健、松节、伸筋草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虎骨、乌梢蛇、夜交藤、玳瑁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石决明、香橼、佛手、薤白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荔枝核、柿蒂、刀豆、九香虫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玫瑰花、紫石英、仙鹤草、三七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百草霜、降香、川芎、月季花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刘寄奴、自然铜、皂角刺、虻虫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蟅虫、*参、太子参、鸡血藤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冬虫夏草、锁阳、葫芦巴、杜仲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玉竹、沙苑子、鸡子*、谷麦芽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白前、胖大海、海浮石、昆布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海蛤壳、海蜇、荸荠、禹余粮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小麦、贯众、南瓜子、铅丹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樟脑、炉甘石、大风子、孩儿茶

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讲:木槿皮、蚤休、番木鳖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金匮名医验案精选风引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