萹蓄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中药的五行配属的意义所在
TUhjnbcbe - 2022/8/4 7:43:00
北京白癜风哪里治疗好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中医学的思想要落实到技术应用层面展开为技艺和能力也就是以术载道的方向,那么中药是中医学的基石!我们下面就从中药的五行配属出发来理解中药对调理身心改善命运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1.五行配属记忆中药是通过五行配属的五色、五味的关系来记取中药的性味、功效、主治等的一种记忆中药的方法。

(1)五色记忆中药:利用药物的青、赤、*、白、黑的五种颜色,按照五色入五脏的关系来记忆药物的功效、主治。

青色入肝,青色药物多治肝经疾病。如青皮入肝经,能疏肝破气,散积化滞,善治肝气不疏而致肋肋疼痛或乳房胀痛之证;青蒿清泄肝胆之功,善治湿热*疸;青葙子清肝明目退翳,善治肝热目赤之证。

赤色入心,赤色药物多治心经疾病。如丹皮入心经,有清热凉血,活血祛瘀之功,善治热入血分之出血证;丹参为植物丹参的根,色红紫入心经,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之功,善治瘀血证。

*色入脾,*色药物多治脾经疾病。如:*芪色*而柔软,能健脾益气、固表升阳,善治脾虚气弱,中气下陷之证;*精色*而带黑,有补脾润肺之功,善治脾虚食少或少气无力之证。

白色入肺,白色药物多治肺经疾病。如石膏清肺泄热,除烦止渴,善治肺热咳喘之证;贝母止咳化痰,清热散结,善治痰热壅肺之咳嗽痰稠之证。

黑色入肾,黑色药物多治肾经疾病。如熟地为地*反复蒸晒后呈黑色之饮片,有滋补肾阴之功,善治肝肾阴虚而致腰膝酸软、眩晕盗汗、消渴、遗精之证。制首乌是何首乌的块根经加黑豆煮汁蒸晒而成,色黑入肾经,功能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善治阴虚血枯,须发早白之证。补骨脂为补骨脂的黑色种子,功能补肾壮阳,善治下元虚冷所致的阳痿、腰痛、早泄、遗尿等证。

(2)五味记忆中药:利用药物的辛、甘、苦、酸、咸的五种味道,按照五味入五脏的关系来记忆药物的功效、主治。

辛味的药入肺(卫)经,善治肺卫之表证。如:麻*辛温,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善治风寒外束,肺气不宣所致恶寒发热,无汗而喘之表证。荆芥辛温解表,善治肺卫表证,感冒头痛。薄荷辛凉,疏散风热、清喉利咽,善治风热外感或温病初起,病在肺卫之表证。

甘味的药入脾(肉)经,善治脾胃病变。如:白术甘苦性温,能补脾益气、燥湿健脾,主治脾胃气虚,运化失常所致纳少便溏、气短、倦怠之证;甘草甘平,补中益气、缓急止痛,主治脾胃气虚,倦怠乏力及胃腹疼痛等证;山药味甘性平,补脾益胃、养肺固肾,主治脾胃虚弱,食少倦怠,便溏久泻等证。

苦味药入心(血)经,善治心经病变。如:*连味苦性寒,清心除烦,又泻火解*,主治心火亢盛,烦躁不眠等证;牛*味苦性凉,清心解*,主治温病逆传心包,高热谵语,痉挛抽搐,神昏等热闭之证;莲子心苦寒之品,清心除热而治温热病烦热神昏。

酸味的药入肝(筋)经,善治肝经病变。如:木瓜为酸温,舒筋活络,主治风湿痹痛,筋脉拘急,不能转侧之证;白芍酸苦微寒,有养血柔肝,平肝抑阳,缓急止痛之功。

咸味药入肾(骨)经,善治肾经病变。如龟板味咸、性平,能滋阴潜阳、补肾健骨,主治肾阴不足,骨蒸劳热,盗汗遗精,或阴虚阳亢,眩晕耳鸣等证;鹿茸咸温,有补肾壮阳,生精补血,强筋健骨之功;蛤蚧咸平,有补肾益肺,纳气定喘之功。

2.异部擅长记中药:

清代张仁安在《本草诗解药性注》载歌赋云:

质轻上行入心肺,质重下行入肝肾,

中空发汗内攻实,枝达四肢皮行皮,

为心为干走脏腑,枯燥入卫润入营,

上下内外以此分,气血亦以类相从。

我们从这首歌赋中可以体会到,中药药用部位的不同,其功效会有差异,而利用其不同药用部分的擅长功效,可以帮助我们记取中药药性。

(1)以皮行皮:动、植物的表皮入药,其药性擅长作用于人体皮肤或皮里膜外、肌肉部位,常用于治疗皮肤病及水肿病。如:冬瓜皮、茯苓皮、生姜皮、桑白皮、大腹皮利水消肿;槟榔的果皮,有下气宽中,利水消肿之功。再如动物药蝉蜕为蚱蝉羽化后脱落的皮壳,能疏散卫表风热,透疹止痒,治外感风热表证、麻疹初期,疹出不畅常用;蛇蜕(皮)善于疏风,可治皮肤瘙痒。

(2)以枝达肢:植物的枝、枝梢、根尖入药,其药性擅长作用于人体四肢及人体末梢部位,常用于治疗四肢、手指、足趾及阴茎等病证。如:桑枝祛风湿利关节,主治风湿痹痛,四肢酸痛,麻木拘挛;桂枝发汗解表,又温经通络,主治风湿痹痛,肩臂肢节冷痛。

(3)以仁润肠:植物的果仁入药,由于果仁多含润质的油脂,多有润肠通便之功,可治疗便秘等证。如:柏子仁养心安神,润肠益脾,主治老人虚秘;火麻仁润燥滑肠,主治肠胃躁热,大便秘结;郁李仁润肠缓下,主治气血虚弱,津枯便秘;松子仁润肠益脾,主治老性习惯性便秘;决明子祛风明目、润肠通便,主治肠道积热,大便不畅。

(4)以藤通络(筋):缠绕性藤本植物入药,其药性擅长作用于人体之筋络部位,常用于治疗风湿痹痛,筋脉拘急等病变。如:络石藤祛风通络、化瘀止血,治风湿痹痛,筋脉拘挛筋骨疼痛之证;鸡血藤活血、通络、补血,主治风湿痹痛,关节酸痛,手足麻木等证;海风藤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主治风寒湿痹,筋骨酸痛,手足拘挛等证;千年健祛风湿、健筋骨,主治风湿痹痛,肢节酸痛,筋骨痿软等证。

(5)中空发汗:用植物呈中空的梗、茎入药,其药性擅长作用于人体上部或肌表部位,具有发汗解表,疏散风邪的作用,常用治疗表证、痘疹等。如:麻*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升麻发表透疹。

(6)根多补益:用植物的根部入药,其药性擅长滋补人体之不足,治疗人体虚证。由于植物根植深土中,营养物质丰富,故有“根多补益”之说。如:人参补气救脱、补益脾肺,主治气虚欲脱或脾肺气虚证;*参补中益气主治脾盛气弱,纳少便溏等证;山药补脾益胃、养肺固肾,主治脾胃虚弱、肺虚喘咳等证;*精补脾润肺、生津养液,主治阴虚肺燥、阴血不足、脾胃虚弱等证;何首乌补血益精、滋补肝肾、乌须发,主治肝肾两虚、精亏血虚证。

(7)以脏补脏(以腑补腑):是依照人体的脏腑组织器官与动物的脏腑组织器官对应关系,通过进食对应动物的脏腑组织器官,达到以脏补脏(以腑补腑)的目的。如:鸡肝、羊肝、鱼肝等补肝明目,主治目盲;猪腰、羊腰等补肾壮腰,主治肾虚腰痛;猪肚(猪胃)、鸡内金等健脾和胃、益气养血;猪心、牛心等补心安神;鱼脑、猴脑、猪脑等补髓养脑,主治髓海不足,健忘失眠等。再如牛蹄、猪蹄、熊掌、鸭掌等有补益足力之功,主治脚跟疼痛等;虎骨、牛骨、猪骨、狗骨能补髓壮骨,主治小儿先天不足,足软无力等证。

3.顾名思义记中药:

通过从药物的名称理解和记忆药物的药性、功效,顾其名而思其义,正是记忆中药的常用方法之一。如:益母草是妇科经产要药,有活血调经之功,故名为益母之草。番泻叶是泻下药物,产于“番”而药用“叶”,“泻”即通便泻下。续断补肝肾,强筋骨,有筋骨折断可以续之,故治挫伤骨折等。寒水石有寒水如冰之意,足显清热泻火、除烦止渴之功。通草寓有“通利”之意,能通络下乳,通利水道。接骨木有寓接骨续筋之意,有理伤接骨之功。断血流之药名有阻断血流之意,因而可治各种出血证。骨碎补即骨碎能补,肾主骨,故能补肾强骨,活血祛风。

4.音同(近)义通记中药:

由于中医药知识的传承是由汉字作为工具的,在汉字的使用上也和汉字的发展变化一脉相承,尤其是古今字和通借字使用频繁,其中通借字尤为多见,即两个字的形体和意义本不相同,由于读音一样或比较接近,甲字被借作乙字,而甲字与乙字意义就相通了。如“藏府”通“脏腑”、“鞠华”通“菊花”、“蚤”通“早”、“利”通“痢”等。在中药药名上也常常使用这种音同(近)义通的通借字。利用这种音同(近)义通来记忆中药也是记忆法中经常应用的。如:泽泻通“择泻”,具有选择性地泻邪作用,故泻浊而不泻清,利水而不伤津;藁本通“高本”,人之高本在巅顶,故善治巅顶之头痛;磁石通“滋石”,石,五行属水,与肾配属,故有滋肾之功,主治肾虚之耳鸣。萆薢通“痹解”,即能解除风湿之痹痛;破故纸通“补骨脂”,即能补骨强筋、补养肝肾,主治下元虚损、手足沉重。

5.形态象征记中药

把药物的形态与人体及病证的征象进行抽象联系,以达到记取中药药性的目的。如:人参其形态似人形,人以气为本,故人参为大补元气之要药;钩藤形态似四肢抽搐,故有平肝熄风之功;怀牛膝其形态如牛之膝关节,故有补肝肾强筋骨之功,主治腰膝关节疼痛,曲伸不利等;狗脊其形似狗脊椎,故有补肝肾强筋骨之功;胡桃仁其形如人之脑,脑为髓之海,故有补肾助阳之功;海狗肾其形若男子外阴,故常能补肾益精,壮阳起痿。

6.因地取效记中药

药物的产地、生长环境对药物的功效有影响。因地取效记忆中药就是通过对药物的产地、生长环境有共同特点的加以归类并记取药性的一种方法。

生于背阳阴寒之地的药物多有清热泻火解*之功。如:*连生于高山荫蔽的草丛中,有清热燥湿,泻火解*功;龙胆草生于山坡阴湿地和灌木丛中,有清热泻火,清泄肝胆湿热之功;鱼腥草常生于阴湿的沟、塘边,有清热解*,消痈排脓,利水通淋之功;凤尾草又名井边草,生于井边(内侧)、山石背阴处,有清热解*、利尿止血之功;垂盆草生长在阴湿的岩石、山沟、溪边,有清热解*,利湿退*之功;夏枯草常生于竹林、树木阴湿之地,有清肝明目,散结消肿之功。

长于水泽湖沼之地的药物多有利水渗湿之用。如:车前子生于路边低洼积水处,有利水通淋,清肝明目之功;瞿麦生于山脚、溪坑、湿地之处,能利水通淋,治小便淋漓涩痛;川木通生于山沟、溪边半阴湿地,有清热利尿、通经下乳之功;泽泻为沼泽植物,有利小便,清湿热之功;萹蓄生于路边低洼积水处,有利水通淋、杀虫止痒之功。

成于海滨大洋之中的药物多有软坚散结之性。昆布、海藻软结散结,消痰利水;海蛤壳、浮海石清肺化痰、软坚散结,主治肺热咳喘;牡砺平肝潜阳,软坚散结,主治阴虚阳亢,烦躁失眠,痰火郁结,痰核瘰疬。

7.因质取效记中药

中药来源于不同的植物、动物、矿石,又有根、茎、叶、种子、花卉之别,故中药质地有轻重之分。根据药物质地而分为不同的类别,同一质地的药物其药性有相同之处,通过药物质地来分类记取忆中药的药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因质取效中药。

(1)质重多降,镇逆潜阳:如代赭石平肝降逆,既治肝阳上亢头晕目眩,又疗肺胃气逆之咳喘、呃逆等;磁石镇惊安神、潜阳纳气,治阳亢之耳鸣;龙骨、龙齿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治神志不安,心悸失眠等;石决明平肝潜阳、清肝明目,治肝阳上亢头晕目眩诸证。

(2)质轻多升,升浮发散:如马勃质轻如粉末,清热解*又利咽,主治热邪火*上攻所致的咽喉肿痛火失音;薄荷叶芳香清凉,疏散风热,清理头目;桑叶祛风清热,治头目之疾。

(3)子类多降,泄降下气:如苏子下气消痰、止咳平喘,治咳逆痰喘之证;莱菔子消食导滞、降气祛痰,治食滞胃脘、嗳气吞酸;白芥子豁痰除饮、散结止痛,治痰饮壅滞,胸胁胀满,咳嗽上气等;葶苈子泻肺行水、祛痰定喘;治咳逆上气、一身浮肿之证;杏仁止咳平喘、润肠通便,治肺气上逆咳嗽气喘。

(4)花类升散,舒心解郁:合欢花宁神解郁,治情志不遂,忧郁忿怒、虚烦不眠;玫瑰花行气解郁、和血止痛,治肝胃不和,胸胁胀满,月经不调;绿萼梅疏肝解郁、理气和胃,治肝胃郁滞,胸胁胀满,嗳气纳差;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治外感风热表证及肝阳上亢所致头目眩晕,目疾等。

(5)虫蚁搜风,解痉止痛:如蜈蚣熄风止痉、通络止痛,治急慢惊风、破伤风、痉挛抽搐等;全蝎熄风止痉、解*散结、通络止痛,治急惊风及中风所致口眼歪斜;僵蚕熄风止痉,治惊风、癫痫;地龙(蚯蚓)清热止痉、通经活络,治高热惊痫及中风后半身不遂;水蛭(蚂蟥)破血、逐瘀、通经,治瘀血阻滞的经闭,癥瘕。

(6)血肉补益,填补精血:动物类药物多为血肉有情之品,能填补精血。如:龟板滋阴潜阳、补肾健骨;鳖甲滋阴潜阳,软坚散结;羊肉益气补虚、温中暖下;鹿茸补肾壮阳,益精补血,强筋健骨。猪脊髓有补阴益髓之功;鸡子*有滋阴润燥之效。阿胶补血止血,治血虚眩晕及出血证;紫河车补肾益精,益气养血。

(7)炭类药物,止血止泻:血余炭止血化瘀,治尿血、吐血、便血等;侧柏炭凉血止血,治血热妄行的各种出血证;藕节炭止血消瘀,治各种出血证;棕榈炭收敛止血,治无瘀滞的各种出血证;地榆炭,凉血止血,治各种出血,尤适宜于便血、崩漏等。再如:大*生用泻下,炒炭则可止泻。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药的五行配属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