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有一种特产叫姑娘儿,也写作“菇蔫儿”、“菇茑”,是一种很可口的水果,相信大部分北方人都吃过。实际上“菇蔫儿”分为两种,一种是现在东北引以为傲的特产“*菇蔫儿”,味道香甜可口。
另一种则是野生的“红菇蔫儿”,味道较为酸涩,因此学名叫做“酸浆”,又有多种别名如挂金灯、戈力、灯笼草、灯笼果、洛神珠、泡泡草、*灯等,古书中也叫做“苦耽”。红菇蔫儿成熟时挂满枝头,如同一串串红灯笼,因此得名锦灯笼,主产地在东北地区,其他地方也有分布。
今天重点介绍的,是包裹红菇蔫儿的宿萼,也就是吃之前剥下去扔掉的部分,即大名鼎鼎的中药“锦灯笼”。
锦灯笼的果实与宿萼均可入药,但临床最常用的则是其干燥宿萼。锦灯笼苦、寒,归肺经,具有清热解*,利咽化痰,利尿通淋的功效。《神农本草经》言其“主热烦满,定志益气,利水道”;《滇南本草》谓其“利小便,治五淋、玉茎痛。攻疮*,治腹痈,破血,破气”;《唐本草》认为“灯笼草治上气、咳嗽、风热,明目”,朱丹溪认为锦灯笼“主热咳咽痛”、“治痰热之咳嗽”。
临床中常用锦灯笼治疗两种常见病:
1、咽痛音哑,痰热咳嗽。锦灯笼苦寒入肺经,能清热解*、利咽化痰,善治咽喉肿痛、声音嘶哑、咳嗽有痰之证,可单用适量锦灯笼泡水喝,也可与山豆根、桔梗、牛蒡子、前胡、瓜蒌等清热解*、化痰止咳药同用。
2、小便不利,热淋涩痛。锦灯笼苦寒滑泄,有利尿通淋的作用,临床可用于小便短赤、灼热、涩痛,常配伍车前子、木通、萹蓄、金钱草、车前草等加减使用。
此外,有两种人不适合用锦灯笼,即孕妇和脾虚泄泻者。《神农本草经》有“难产吞其实立产”的记载,说明锦灯笼有堕胎之弊,又因其性味苦寒故脾虚泄泻者不宜使用。
本文仅作科普,处方用药请在医师指导下进行。
(孙学达,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在读)